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科幻网游 >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 第268章

第26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严小雯点头表示赞同,又问:&quot;那收购野猪这块怎么定价?&quot;
    &quot;按市场价走,&quot;吴恕说,&quot;这样对双方都公平。不过要签长期合作协议,保证供应稳定。&quot;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合作细节都敲定下来。云溪公司负责建厂、设备采购、人员招聘培训,以及后期的产品销售。林场这边除了提供原料,还要负责协调当地关系,确保生产用地和手续齐全。
    &quot;对了,&quot;吴恕突然想起什么,&quot;你那个直播带货的'云溪小蚊'账号,是不是也能用上?&quot;
    &quot;当然,&quot;严小雯笑道,&quot;这是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再配合林场的官方账号,双管齐下。&quot;
    谈得差不多了,严小雯临走前,还是开口问道:&quot;吴顾问,那个露营野温泉的事情,景区这边真的不参与了?&quot;
    吴恕的表情突然梗了一下,他摊开手,说:&quot;你表叔都把话说到那个份上了,我这个退休的老同志,还能说什么呢?&quot;
    说这话的时候,吴恕心里淌血,别看表面云淡风轻,但整个苍海景区的建设都是他一手带起来的,现在看着还有这么多可以发展的项目,却不能插手。
    更让他难受的是,陈海庆后头又追加了一个电话。
    &quot;老领导,&quot;陈海庆在电话里说:&quot;您得帮我掌掌眼啊。现在这个形势,搞不好把我这个林场领导给搭进去了。&quot;
    吴恕安慰他,&quot;你又没收一分钱,怕什么?&quot;
    &quot;没收钱,那亏钱了呢?&quot;
    陈海庆这句话,直接戳中吴恕命门。
    是啊,当年他主导的苍海森林景区建设,投入是投入了,可到头来没赚到钱,林场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要不是林场给了编制,底下的职工怕是早就造反了。
    这个窟窿,到现在都没填上。
    想到这里,吴恕调整了一下心态,正色对严小雯说:&quot;小雯啊,景区和林场现在确实不能参与云溪山地的后续开发了。当务之急是把溶洞和微缩东非大草原项目做好,这两个项目要是能赚钱,后面整个景区的水系大漂流,说不定还有机会。&quot;
    严小雯哈哈一笑,转开话题,&quot;我明白了。露营项目的事情,云溪公司自己来做就好。&quot;
    &quot;嗯,&quot;吴恕欣慰地点点头,“不是我倚老卖老啊,你有这个想法就对了。年轻人嘛,该大胆就大胆,该稳健就稳健。关键是得把握好尺度。&quot;
    &quot;对了,吴顾问,&quot;严小雯坐回椅子上,&quot;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云溪石斛的种植。&quot;
    &quot;哦?聊聊。&quot;吴恕端起茶杯,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按照咱们之前谈的,百安村租600亩林场的松林。”
    吴恕点点头,&quot;这个我明白,但我得考虑林场的利益。租金和种苗方面,你得给我个合理的方案。&quot;
    &quot;是这样,&quot;严小雯从包里拿出一份计划书,&quot;租金方面,百安村可以出到每亩每年300元。种苗的话……&quot;
    她停顿了一下,&quot;考虑到云溪石斛的品质,每株3元。&quot;
    林地的租金比农田的租金要便宜,每亩300元已经大大超过农田的租金,但严小雯自有她的考量,可以看作是跟林场合作的一个诚意吧。
    如果她总是利用“优势”去挤压合作伙伴的利益,那么未必有什么好结果。
    需得记住,种花家是个有人情味的社会,无须评判好坏,这是它运行的基石之一。
    “这么有诚意?”吴恕放下茶杯,这么多年领导经验,听音辨声的功夫老愈弥精。
    “当然,互利合作嘛。”
    “那我们就承情了,石斛苗还能少吗?”吴恕说着,拿起计算器按了起来,&quot;我们自留的400亩地,准备全部种上。一亩地400棵松树,每棵种15株石斛,这是240万株啊。&quot;他抬起头看着严小雯,&quot;按3元一株,那可是720万。&quot;
    300元一亩的租金,在720万面前,根本不够看。
    严小雯早料到他会这么说,微笑道:&quot;吴顾问,你这么一算我倒是想起来了。这批量确实不小,价格肯定得优惠。&quot;
    &quot;那你说说,优惠到多少?&quot;
    &quot;2.5元一株怎么样?这样下来是600万。&quot;
    吴恕摇摇头,&quot;小雯啊,这个数还是太大了。你也知道,我们是国企,这么大的投入,我有心想做,但上面不好交代。&quot;
    说着,他眨巴眨巴眼瞅着严小雯,巴巴盼着她再便宜点。
    &quot;吴顾问,你也知道云溪石斛的品质,各项指标都超过霍山石斛。要是觉得一次性投入太大,我们可以分期。&quot;严小雯不松口,该让的地方让,该坚持的地方必须要坚持。
    一颗石斛苗从0.5元到30元不等,全看苗种珍贵稀有程度来决定,其中野生苗因为稀缺性,在10元至30元区间,甚至资源越稀缺,还能高出30元的范畴,这玩意可没有决定性的价格说法。
    严小雯3元一颗出苗,已经算地板价了。
    他莫不是看她好讲话,就得寸进尺了?
    严小雯皮笑肉不笑地说:“这样,林场拿不出苗种的钱,可以今年先种200亩,明年再种200亩,反正预算是年底要批的,今年花没了,明年再说。”
    “哈哈哈,哪能呢。”吴恕笑嘻嘻收回试探的爪子,“别急嘛,3块钱一株就3块钱嘛。”
    严小雯不给他造成一副占便宜卖乖的态势,“吴顾问,还记得当初咱们鲜条一支卖到了多少钱吗?我是本着助农惠农的诚恳态度,提供了低价种苗,林场本是国企,大约也是够不着‘农’的范畴……”
    “哈哈哈,小雯,看你说的,我也就这么一说,你放心,不管是野猪肉深加工的事情,还是买苗的这个事情,一定都妥妥当当的。”吴恕打哈哈,嬉皮笑脸,“就按你说的办,3块钱一株,那就3块钱,咱们现在就把合同签下来。”
    呵呵,这老家伙成精了……
    开口闭口过会,实际上一些能定的事情,他都能定。
    “你拟合同吧,我可以代百安村签了。”
    &quot;慢着,&quot;吴恕突然正色道,&quot;咱们把话说清楚,你这个种苗是正宗的云溪石斛苗吧?&quot;
    严小雯不禁莞尔,索性点明,&quot;吴顾问这是明知故问啊。你别忘了,当初林场也是看中了云溪石斛的品质,才跟我们合作的。现在市面上,云溪石斛鲜条的口碑有多好,你心里清楚。&quot;
    &quot;就是就是,&quot;吴恕连连点头,&quot;我这不是多一层保险嘛。既然是你亲自负责,那我就放心了。&quot;说着,他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quot;这样,我让小刘把合同拟好,晚点咱们把合同签了。”
    &quot;嗯,我要趟江头镇,看看野猪肉的事。&quot;
    &quot;行,那你忙你的,合同我让人送到云溪小筑去。&quot;吴恕站起身,朝门外喊道,&quot;小刘,进来一下。&quot;
    门开了,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探头进来。
    &quot;把合同准备一下,一份是百安村租地的,一份是咱们买种苗的。记住,种苗单价3元一株。&quot;吴恕交代完,又转向严小雯,&quot;你要不要先看看合同内容?&quot;
    &quot;不用了,&quot;严小雯笑道,&quot;我相信吴顾问。&quot;
    这句话说得吴恕眉开眼笑,&quot;那那是,你放心,保证让你满意。&quot;
    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严小雯暗自盘算,虽然让了利,但胜在订单量大,苗卖了,折腾露营野温泉的资金就有了。
    至于租地,百安村基本上老人为主,一个村子吃不完600亩,得拉苍海镇进来分租,但是没有必要体现在合同上,只需要跟百安村签约,再分租出去就行。
    *
    江头镇,一个曾经的亚南市工业重镇,如今已是衰败的模样。
    严小雯的越野车缓缓驶入镇里,沿途老旧的厂房和破败的街道,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现在的萧瑟。
    她来找的是郭晋辉,本地颇有名气的退休老厂长,同时也是云溪小筑常年拍鸟的老法师。58岁的郭晋辉,作为江头镇柴油机厂的原厂长,见证了这座小镇从辉煌到衰落的全部历程。
    &quot;郭老师,我这次来是想求您帮个忙。&quot;严小雯开门见山。
    郭晋辉肩头挎着相机包,正准备出去,&quot;你说。&quot;
    &quot;我想了解一下江头镇陶瓷厂和罐头厂的情况,看看是否适合野猪肉深加工项目。&quot;
    &quot;那些厂房啊,当年是江头镇的骄傲。现在嘛,里边不过是一堆废铁。&quot;
    他想了一下,&quot;不过,你找我不如直接去找镇长。现在的江头镇,正盼着能引进点项目呢。&quot;
    &quot;直接找镇长?&quot;
    &quot;对,&quot;郭晋辉呵呵笑道:&quot;现在的江头镇镇长叫陈玉成,四十五岁,这些年他一直在琢磨怎么让江头镇重新站起来。你这个项目,对他来说简直是及时雨。&quot;
    &quot;走,我带你去见他。&quot;
    不同于其他地方衰败后的萧条与颓废,江头镇虽然落魄了,但街道依然打得干干净净,路边零星开着的小店铺,门前也都整整齐齐地摆着盆栽,基础建设没有落于人后。郭晋辉一路走来,跟严小雯介绍着这些细节,言语间对这位镇长颇为认可。
    两人很快来到镇政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