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页
其他领导也很紧张,都盯着宁嫣看。
“我怎么可能欺骗领导呀?”宁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将一行人带到实验区。
朱书记一眼就认了出来,“上次我们来过这里, 是反季节大棚蔬菜。”
“是。“宁嫣微微颌首,却没有将他们带进去, 而是继续走了一段路, 又是一个巨大的棚, 是用稻草搭的。
她上前打开大门,里面一片郁郁葱葱, 朱书记的表情有片刻的呆滞, “这是?”
这不是蔬菜, 而是已经成熟的冬小麦??可这季节不对啊。
这是打开的方式不对?还是他在做梦?
宁嫣笑吟吟的带着人走进去,“这小麦套种大豆,你看, 两行小麦套一行大豆, 这是最科学的套种方式, 根据实验,行距在1820厘米,现在我这就让人收割小麦……”注(1)
朱书记眼睛都直了, 就是说,宁嫣种出了反季节小麦?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她之前就搞出了反季节蔬菜。
宁二带着一个便携式收割机过来了,“大姐,我们开始收割吗?”
宁三和宁三也带了,带来了一个怪模怪样的脱粒机。
“我来!”朱书记撩起衣袖,接过便携式收割机,亲自上阵,他所到之处,小麦纷纷倒地。
其他领导跑过去将小麦捡起来,捆成一捆,拿到旁边直接脱粒,还挺好脱粒的,不用晒了再脱,一步到位。
宁嫣也带着弟妹下地干活,动作还挺熟练的。
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将一亩地收割完毕。
朱书记直勾勾的盯着秤,一袋袋小麦称重,随着分量越来越高,他的情绪也越发激动,“亩产七百斤!”
现场一片欢呼声响起,每张笑脸都盈满了丰收的喜悦。
朱书记要不是亲眼所见,绝不会相信这片土地还能种出冬小麦,产量还这么高。
这简直是奇迹。
“宁嫣,你是怎么做到的?”
宁嫣接过宁二递过来的水盆,将手洗的干干净净,涂上手霜,很是娇气,全然没有刚才下地时的朴实能干。
但,这会儿谁会在乎这个。
“我当初就在想,这么好的地就种一季水稻就太可惜了,天气一冷,啥都种不了,冬天都吃不了绿色蔬菜。”
她笑容明媚,“我喜欢大冬天的吃火锅,喜欢往火锅烫菠菜,烫娃娃菜,烫小青菜,所以就想着能不能把反季节蔬菜搞出来?为此,我将弟弟妹妹集合起来,一起在最初的实验屋里搞出了反季节蔬菜……”
为了吃一口绿叶菜,她也是蛮拼的。
朱书记忍不住笑了,挺符合她的的性格,工作很努力,但不会亏待自己的人。“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宁嫣落落大方的表示,“三年前,当时量很少,也怕别人说我爱作妖,就没有对外说。”
虽然是在自己居住的实验屋搞出来的,但当时的她还没有什么话语权,还压不住那些流言蜚语。
朱书记就想知道一件事,她怎么会想到搞冬小麦的。“后来呢?”
“后来,我就想,反季节蔬菜都能种出来,为什么不能试着种一拨冬小麦?”宁嫣说的好听,其实,她从一开始就打算这么搞了,就是机会不成熟。
在实验没有成功之前,一切都是浮云,说什么都没用。
只会被人说,异想天外,乱糟蹋东西和土地。
当然,她要是说一早就想这么干,智多近妖,别人会害怕。
得找一个合理的理由。
“我这个人是行动派,说干就干,慢慢摸索,大胆求证,终于在今年实验成功了,所以,请各位亲眼见证一下,免得说我弄虚作假。”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你呀,想法真多。”朱书记笑容满面,眉飞色舞,“很好,非常好,宁嫣同志,我们就需要你这样想法多的同志。”
怪不得上次没有给他们看,那时还没有成功呢,理解。
他指了指在田间的绿色苗苗,“这大豆苗是怎么回事?”
宁嫣早就安排好了,“是这样的,二十天前我就种下了大豆,收完麦子就能定苗了,六月就能收获,不耽误六月种水稻,十月水稻收获,就能种冬小麦,完美的一年三熟。”
这话的杀伤力太大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领导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一年三熟?他们没听错?
朱书记嘴唇直哆嗦,眼睛亮的出奇,“就是说,一年能种三茬种植物?”
北方冬天太冷了,什么种植物都种不了,这也是猫冬的由来。
“对,农民就更辛苦了。”宁嫣轻抚着大豆苗,满眼的怜爱,她的大豆难题哟,就这么解决了。
一名领导忍不住说道,“农民们从不怕辛苦。”就怕再辛苦,也不能吃饱穿暖。
朱书记直到此时,终于明白了宁嫣的那句话,这就是能让全县脱贫的办法。
水稻上交一半的公粮,一半能保证村民们不饿死,但也不能吃饱。
但,多了一茬麦子就不一样了,农民们就能吃饱,还能穿暖。
而大豆能卖钱,农民们不仅能吃上肉,还能建房子了,生活质量一下子提高,也就摆脱了贫困。
这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想法。
一直困扰他们的难题,就这么被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姑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