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穿进男频搞基建 > 第413页

第413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其中“七出”中的“恶疾”犹让让楼喻难以理解。
    妻子患了难以医治的疾病,就能以“不可共粢盛”的借口休掉,还能更搞笑一点吗?
    “不可共粢盛”就是不能参与祭祀。
    制定规矩者认为妻子因恶疾不能参与家族祭祀,会对家族造成不便,遂可休之。
    何其自私!
    如此不公的制度还留着干什么?
    直接废除!
    废除休妻的规定一出,庆州女子只觉得心头畅快极了。
    至少她们的婚姻生活稍稍有了保障,至少她们不会再像汪小花一样,因为莫名的理由被休弃。
    楼喻没打算步子一下子迈得太大。
    他只在庆州废除休妻制度,是因为庆州与其余七州不同。
    在庆州,他是绝对的权威,无人胆敢置喙,废除休妻这项政策才能彻底落实。
    其余七州还不到时候,单从社会风气上来说,就不及庆州开放包容。
    八州修路工程如火如荼。
    数万劳工在笔直平坦的道路上洒下汗水。
    而这种建设模式,又滋生了其余岗位。
    这么多劳工总得吃饭吧?
    谁来做饭?
    这种时候,八州闲来无事的妇人便派上用场了。
    她们每日做饭就能拿到工钱,何乐而不为?
    就算施工队每日只啃干粮,那干粮也得提前做好吧?
    数万劳工,数万张嘴,这个需求量是极其庞大的。
    八州的妇人们热情参与修路工程中,整日忙得不亦乐乎。
    忙着外头的活计,自然就没办法操持家务。
    男人们就算心有不满,但看在工钱的份上,也只能忍下,开始学会自己做。
    习惯都是可以养成的。
    观念都是可以改变的。
    等到他们发觉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接受了生活上的改变。
    庆州之外的风雨,楼喻根本无暇顾及。
    时隔两年,姚金所在的商队,终于给楼喻带来了好消息。
    之前国内混乱,楼喻获得足够的棉花后,就没再让姚金去西域采购棉花和棉种,而是让他跟着沧州的海船,往南进行贸易,并搜寻新品种。
    新品种可遇不可求,商队一直没有进展,直到这次商队归庆。
    姚金恭敬地将匣子呈上楼喻桌案。
    “禀王爷,此物是商队意外所得,请您过目。”
    楼喻本来只是漫不经心地打开匣子,却在看到匣子里的东西时,顿时愣住。
    这不就是红薯吗!
    他轻声问:“此物从何处所得?”
    “回王爷,咱们的商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不慎迷失了方向,飘到了异国他乡,当地人吃的就是这个,他们叫它‘甘薯’,小人见甘薯味甜饱腹,产量不比土豆少,便买了一些回来。”
    楼喻温声道:“海上风险大,商队辛苦了。此次寻物有功,去找账房领赏。”
    “多谢王爷!”姚金喜不自胜。
    楼喻又道:“听你这么说,这甘薯倒是可以作为老百姓的口粮。”
    姚金连连点头:“确实如此!而且此物种植方法并不难,烹饪也简易,王爷不妨试上一试。”
    “可。”
    楼喻吩咐冯二笔:“交待下去,让厨房听姚金指挥,烹饪一些甘薯,今晚咱们就尝尝。”
    “是!”
    虽然红薯耐储存,但毕竟在海上漂泊这么久,里面的水分已经消失一部分,蒸煮出来后,口感算不上好。
    但味道确实挺甜。
    楼喻将红薯分发给总衙众人,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叹。
    他这才终于露出喜意,吩咐姚金道:“甘薯如何种植,你可曾记下?”
    “回王爷,小人记得清清楚楚。”
    楼喻颔首:“种植甘薯一事,你届时与农部部长林大井对接,商讨出一个方案来,再呈给我。”
    当初推广种植棉花时,姚金和林大井已经合作过一次,也算是培养出了默契和经验。
    他将甘薯的种植条件详细告知林大井,林大井思量后,便打算在江州进行甘薯的种植试点工作。
    甘薯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八州中,江州位于最南边,气候条件最为合适。
    加上江州本来粮食产量就不高,还不如试试甘薯的种植。
    林大井制定好方案,呈报给楼喻。
    楼喻阅罢,深感欣慰。
    经过数年培养,他手下的人做事基本都不需要他过多操心了。
    “很好,就按照这个方案来,甘薯种植计划列入今年农部的首要任务中,万万不可懈怠。”
    林大井心潮澎湃:“是!”
    方案确定后,林大井便携东安王令,亲自带队前往江州,征用田地,搞甘薯种植试点。
    沈鸿时任江州知府,此前也在农部任职,与林大井共事日久,自然大开方便之门。
    他由衷感慨道:“王爷虽出身勋贵,却一直关心农事,当真是心系天下、体恤万民。”
    林大井虽然为官数年,但一直以来,心思都放在农事上,依旧淳朴憨实。
    他笑容诚挚道:“王爷想让天下人都吃饱饭,咱们就多多尽心,让老百姓都不受饥饿之苦。”
    沈鸿豪气干云。
    “好!”
    楼喻回到庆州后,从年关一直忙到春耕结束,终于得以休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