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
董老板人看起来憨厚聪明,不过做事却不够精明。胡之然主事,这么长时间,竟然一点表示都没有。
胡之然就等全面开工,而且做了一部分才到现场。工程,想挑事简单的很,只要你想找,有的是罚钱的理由,也有的是拖欠工程款不给的理由。
进了工地,胡之然随意逛了一圈,竟然没看到一个熟悉面孔。
随即打电话给宁婉:“绾绾,在哪呢?”
“我在家呢,你有事?”宁婉不烦人,两人自从有了关系之后也从未讨论两性问题,仿佛能睡到一起真的只是合作关系而已。
胡之然说:“工地上的事现在谁在管?”
胡之然抬头瞧了两眼,这一趟来,明摆着就是找毛病的。
“董老板在管,也有监理,所以我们只有打酱油的份。”宁婉说的是实话。
胡之然问:“那你最近在忙什么?”
“我刚报了一个瑜伽课,你有兴趣?”宁婉开了句不轻不重的玩笑。
胡之然笑:“我对你有兴趣。”
“正好我也有兴趣。”宁婉回话很干脆。
胡之然摸摸鼻子,怕人听到一样左右看了两眼,随即压低嗓音:“真的假的?”
“你到我这吧。”宁婉的回答的很痛快。
胡之然想了想,最近这段时间生活太过频繁,虽然算是青壮年,但也有些吃不消,尤其是在游艇上的那段时间,几乎没闲着,回来之后为了显得自己没在外面偷腥还要交作业。
最终胡之然还是去了,宁婉显得很急切,胡之然刚一进门就被推着去洗澡。
…
接过宁婉递来的已经点燃的烟,胡之然问:“这段时间董老板都做了什么?”
胡之然以为,董老板既然做工程,不可能不懂潜规
则,既然没打点自己这边的门路关系,那一定是把王经理或者宁婉走动到位了。以为胡之然不管事,那就干脆装作没这个人。
“他还能做什么?”宁婉慵懒的起身。
宁婉与其他人不同,完事就是完事了,不粘人,从不事后温存一下。
胡之然笑:“没给你们点好处?”
“他倒是表示过,不过我拒绝了。知道你等着呢。”宁婉总能猜透胡之然的心思。
“一会跟我去工地。”胡之然嘴上叼着烟,心里琢磨着怎么给董老板一个下马威。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老子这第一把火烧走了一个姓宁的,第二把火还没用呢。
“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宁婉坐回床上,歪着身子看胡之然。
胡之然眯了下眼睛,这时候商量事,恐怕不会是什么好事。
“我不想在恒运集团了,要不我们一起弄一个小公
司?”宁婉问。
胡之然曾经想过要不要把宁婉弄到自己的身边。就像一个秘书,还是一个漂亮聪明的秘书,有事秘书干,没事嘛…都懂得。
但这个想法后来被胡之然否定了,一个总能猜透你心思的人放在身边不是什么好事,经历过陶志宏这件事,胡之然是谁的话也不完全信。就是言之凿凿胡之然也最多信一半。
胡之然没立即拒绝,而是问:“成立一个什么公司?”
“保险公司怎么样?”宁婉早就有打算了。这个女人做事,总是规划好一切才会去做,这样人,总想着万无一失。既然对胡之然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早就有了这个打算。
“保险公司?”胡之然皱皱眉。这个回答让胡之然非常意外,对普通人来说,要经营一家保险公司简直是痴人说梦。不是牌照的问题,也不是经营的问题,而是资金的问题。随随便便一个保险公司都是数以百
亿计,即便没有这么多钱也要吹嘘出这么多来。这么说,城里一个小型的保险公司,十亿资金应该有吧?
宁婉说:“不是我自己,而是众筹入股。”
胡之然淡然一笑,不置可否。这种模式胡之然不会去做,就算会挣钱,胡之然也不想与宁婉一起做。与这个女人,最好只保持最纯洁的男女关系,多了,并不是什么好事。
见胡之然兴致缺缺,宁婉也没再劝。
但胡之然动心思了,以前还真了解过保险行业,而胡启文当年似乎也计划做保险行业。
很多人不懂其中逻辑,大众都停留在对保险业务员的负面认识中。
做保险公司一定要有大量的启动资金,这是拿到牌照的基础,这是一旦出了事能赔付得起的保障。
所有人都了解,投保需要先交钱,也就是说先消费然后才有了保障。
假如有一百个人投保,一个人的保费是一千块,这就是十万。根据大数据,这一百个人里可能会出现理
赔的概率金额是三万。那么就有七万的毛利润。
真是这么简单吗?并不是。从这些钱进入保险公司口袋的那一刻,这十万块钱就已经在生钱了。各种投资就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真正大的保险公司想要操纵几只股票那真是简单加愉快,当然,有了这么雄厚的资金,绝不满足于这种收益,而且这还是违法的。
去往物流园工地的路上,胡之然静静的开车,宁婉坐在副驾驶上也是一脸平静。从表面上看,丝毫看不出这对男女刚行过苟且之事。
“为什么对保险行业不感兴趣呢?”宁婉突然问。
胡之然笑了笑,说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我这个人,喜欢做坐庄的生意,纵然达不到绝对控股,那我也要相对控股。保险公司体量太大,呵呵,我玩不转啊。”
仔细瞧着胡之然的脸,明知道他在说谎,但宁婉学聪明了并不点破,看着窗外:“那你对新型经济感不感兴趣?”
“说说看。”胡之然说:“挣钱事我感兴趣,但还要看我懂不懂。”
胡之然是铁了心不想与宁婉发生经济往来,如果两个人还能交往下去,那就以这种不纯洁的男女关系始终维持就好了,更多的,胡之然立了红线,坚决不肯跨越。
宁婉说:“我有一个成熟的想法,手机租赁。”
“手机租赁?”胡之然以为自己听错了,现在谁还租手机,这个行业好像从一开始就没出现过。一个手机,买新的就好了,干嘛要租啊。
“没听过?”宁婉轻笑,浅浅的两个酒窝,让胡之然一下又想起程珊珊。程珊珊成了胡之然心里永远挥之不去的那个女人,就像初恋,不管好坏,总是有太多回忆与眷恋。
胡之然说:“你的手机是租的?又或者会有人租手机?”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模式。”宁婉说的很轻松,但胡之然知道,这绝对是一盘大棋。
模式,又是莫事,胡之然很容易想到倒台的刘家。现如今只要谈到这两个字,胡之然本能的想到圈人头的商业模式。
宁婉解释说:“一个新手机需要七八千甚至上万。太多人想用却买不起。”
“那也不会去租,又不是自己的。”胡之然坚决否定,这是把消费者当傻子。
“那也不见得,如果你租的手机是新的呢?”宁婉笑。
胡之然却眉头皱的更紧。
宁婉说:“你不要总用传统经营的方式来看待现在的市场。时代变了,这是一个数据时代了。想听听具体怎么操作?”
胡之然点头,无论好坏,听听总是没错的。
宁婉娓娓道来:“每个人拿到手的手机都是新款,而且是当下风行的款式。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市场。比方说,市面上一万块的手机,押金八千,两年的租金是四千块。合约是必须用满两年。”
胡之然没说话,静静的分析。根据这么说,一万的手机可能成本只需要八千。租用两年,也就是说用全额投入进去,两年的时间赚四千块。这个运营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最关键的是这其中并没包含运营成本,自己的员工难道不需要发工资?手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难道不需要售后?这么算下来,非但不赚钱还是要赔钱的。
宁婉继续说:“你一块手机用多久?恐怕也就两三年吧?你分析一下租赁手机的客户。就当买了个手机,两年之后退还八千,也就是说,用了四千块用了一万块的手机。现在爱慕虚荣的人很多,甚至愿意省吃俭用买这些电子产品。这些人,买个手机甚至都会分期付款,你想想,会不会有市场?”
胡之然说:“我没想明白你从哪里赚钱。”
这真是一句实话,因为从胡之然的角度去看,哪哪都不赚钱,甚至还会赔钱。宁婉要做的肯定不是慈善,所以,不赚钱是不可能的。
“实话说,哪都赚钱。”宁婉笑。
胡之然不懂,但却不想问了,这些东西自己不懂,全是弯弯绕。现在的人脑子还真是好使,什么挣钱的招都能想出来。
宁婉说:“首先,手机可以与大型供货商合作,甚至直接找厂商。因为我们的量够大,能拿到一个最低价。其次就是租金,押金可能就是我们的手机成本价,而且这个价钱还会更低。再就是二年之后的二手手机,这也是一笔收入。”
见胡之然还没听懂,宁婉笑出声:“最主要的还是我们用一万,圈回来一万二。”
“就差那两千块钱?”胡之然一愣。要就差这百分之二十的资金,随便找个人合作就好了,费心费力的而且成本还如此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