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都市言情 > 互换身体后,太子他多子多福 > 第288章

第28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398章 蓄须
    佟半朝?
    这自然是不能的,不管他们兄弟几人谁成了事,都不会让佟家继续权倾朝野。
    他们爱新觉罗的江山,不会允许大权旁落。
    “弘旺,你说是不是呀?嗯?额娘的小心肝~”
    郭络罗氏抱着弘旺亲了亲,给弘旺亲的咯咯直笑。
    胤禩听着儿子的笑声,心情也十分熨帖,就是可惜了,这么久了,后院里还是没有动静。
    要不…把佟家送来的人收用了?
    两口子正说着话,小厮来报说叶克书来了。
    叶克书是来赔礼的,也是和八贝勒表忠心的。
    更是直接和八贝勒言明,舜安颜已经成家,不日便会分府别居。
    无论如何都代表不了佟家,而佟家对八贝勒的支持一如既往。
    “孩子还小,看不出潜龙之资,还请八贝勒勿要放在心上。”
    叶克书微微一笑:“孩子们终归是有些思想不成熟。”
    这一记马屁拍的胤禩浑身舒畅,只是谦虚了摆摆手:“过誉了,这话可不能乱说。”
    八贝勒笑着接受了叶克书的道歉表忠心,相谈甚欢。
    谈完话,叶克书八贝勒都挺满意的。
    八贝勒不在乎佟家的小喽啰,他只在乎掌权人的态度就够了。
    回宫的时候,石静娴和胤礽说了一下老九的事。
    “老九今年都十八了,别的男子十八都有孩子了。”
    胤礽不赞同道:“老九年纪不小了。”
    石静娴看了眼胤礽:“你是在说你吗?十六岁就有了弘曙?”
    胤礽脸一黑,总感觉石静娴在指责他不忠。
    石静娴看胤礽说说话还不高兴了,赶忙说道:“你就去提一嘴,老九没有心仪的对象,抱孙子固然重要。但要是因为这个老九后宅不宁。”
    “像老五似的,宜妃不是更糟心?还不如晚一晚,让他定定性。”
    再说22成婚正是好时候,哪里晚了?
    石静娴从吊篮里抱起小女儿,左亲亲右亲亲。
    得到弘晗眼神警告后,讪讪的放下撅起的嘴。
    石静娴摸了摸嘴周:“还剃须了,有些扎,弘晗都不让亲了。”
    至于弘曌几个,早就端着大人的架子,不让石静娴亲亲抱抱举高高了。
    “弘晗一看就是随你。”石静娴感慨道,高冷的很,不爱说也不爱动也不爱笑。
    另一个弘煦则是从小便文静的要命。
    最关键的,弘煦是男孩子呀!!!
    “怪不得这一胎你怀起来也没遭多大罪,两个都是不爱动的宝宝。”
    胤礽抱着弘煦,在他脸蛋上亲了一口,弘煦立刻就抿着小嘴笑。
    “还有月余,生辰过后你也该蓄须了。”
    胤礽的话就像晴天霹雳劈在了石静娴身上。
    蓄须?!!
    “能不能…”石静娴还没说完就被胤礽打断拒绝。
    “不能!”胤礽一脸严肃:“须眉男子,未有须眉不具可称男子者。”
    胤礽看石静娴抗拒的紧,继续劝说道:“二十八蓄须,这是成年有担当的标志。”
    石静娴懂,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么。
    但胡子长在别人身上和自己身上那是完全不同的。
    一想到过几年自己鼻子下方和下巴上支楞巴翘的胡子,石静娴就接受无能。
    因为一个胡子,石静娴失眠了,第二天上朝,等在乾清宫门前时,石静娴也不忘记观察其他大臣的胡子。
    以至于其他大臣对着老八的表情不对,石静娴也没察觉到。
    户部尚书胡子最凌乱,还稀少。不好看!
    礼部尚书胡子不错,但八字胡不好看!
    武将们…这络腮胡…pass,pass!
    胤禩看着大臣们望着他略有些躲闪的目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
    石静娴更是不清楚,宫中虽说人多嘴杂,小太监,宫女总偷摸的在一起传递最新八卦,小道儿消息流传的快。
    但到底还是没有几个人有那个胆子,谈论康熙和皇子的事儿。
    倒是宫外的消息传的可比宫中的快多了。
    石静娴盯着工部尚书的胡子,嗯,这是最溜光水滑的,下了朝有时间得请教请教。
    是怎么保养的?有没有专门用来清洗胡须的皂荚?
    老三老四等在外开府的皇子们也都听说了外面的事。
    好像不知道哪阵风刮过后,满朝文武百官都听到了一则小道消息:皇帝斥责八贝勒,乃辛者库奴婢之子,不堪配登大宝。
    这则消息除了八贝勒和石静娴这两位当事人没听闻,剩下都传遍了。
    八贝勒有所察觉,便看将视线投到站队他这边的大臣,距离他最近的吏部尚书身上。
    哪曾想眼神刚刚对视上,吏部尚书就将眼神移开,僵硬的拉着户部尚书做闲聊状。
    开玩笑,他是追随八贝勒,但前提是八贝勒他有机会登大宝的情况下。
    现在皇上亲自开口断绝了八贝勒的机会,吏部尚书和八贝勒非亲非故,怎么会一猛子扎进死胡同?
    六部尚书中,只有户部尚书谁都不站,吏部尚书便想着就算他抛弃了八贝勒,也不好去做那墙头草转投太子党。
    不如就和户部尚书一起,默默的做个中立的朝臣。
    户部尚书蹙着眉头应付着吏部尚书的套近乎。
    什么意思?吏部尚书知道了他偷偷投靠太子了?
    还是他在劝自己投靠八贝勒?
    八贝勒看吏部尚书那样,脸都青了。
    什么意思?吏部尚书到底几个意思?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三站在石静娴身后,悄悄的靠近石静娴:“二哥。”
    石静娴正在观察大臣们的胡子,就听老三的声音响起:“怎么了?”
    “你听说了么?皇阿玛斥责老八辛者库之子。”
    老三和老四到毓庆宫的时候,胤礽只和他们说了大皇子的事,并没提起老八进宫面见康熙,被康熙斥责的事。
    胤礽为人骄傲,却也不屑在背后做嚼舌根的事情,当然,和石静娴说别人的坏话不算。
    那是闺房之乐!
    第399章 舍得?
    “孤知道啊。”石静娴满不在乎的回道。
    “知道?!”老三惊讶的看向石静娴,随即恍然:“二哥在宫中听说了?”
    “没有,孤就在场。”石静娴看完了大臣的胡子,便转过身,准备上朝了。
    但她心里也在思索,这件事到底是谁传出去的,她和胤礽都没说。
    难道是太医?还是…辛泰?总不能是胤禩自己说的吧?
    这一早朝,石静娴光顾着看康熙的胡须来着,压根就没注意到朝中的气氛。
    康熙将手放在凳子上,听着大臣的奏报,尽量控制手不要发抖。
    脚已经在靴子中挤得慌,胀胀的。
    他扫视着朝堂,就见保成一直定定的看着他。
    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他,唯恐他发生意外。
    康熙心里划过一丝暖流。他的保成还是关心他的。
    下了朝,康熙也不召见石静娴了。
    将人都打发走后,康熙坐在龙椅上,伸出手摸了摸龙椅的扶手。
    “这把椅子,朕从八岁便开始坐,如今已经坐了四十年了。”
    康熙想到年幼时,祖母将他送到太和殿门前,轻推他的背部。
    “孙儿,你要昂首阔步地向前走,记着,这大清的天,日后便要由你来撑,地,任你来踏,这天下的人都是你的臣民,去吧!祖母只能送你到这了。”
    祖母松开他的手,在身后看着他一步一步坚定的走向他的皇位。
    走向他的王朝。
    “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康熙发出感慨,若是没有祖母在自己年幼失去父母时多加照拂,若没有太皇太后三十多年来的教养,他怎么会有今天的成绩?
    (之前有个小可爱,说女子不可干政,但孝庄在康熙小的时候,确实是处理国事,康熙与辅弼大臣商讨后,都奏请孝庄太皇太后做决断,等康熙大了,孝庄才还政给康熙。)
    梁九功陪着康熙忆往昔,他不清楚康熙心中的打算,只是觉得今天的万岁爷,特别的多愁善感,怎么退了朝还在乾清宫回忆往事?
    康熙坐在龙椅上回忆着太皇太后的教导。
    末了,又摸了摸御案,在桌子下方,食指摸到了一个浅浅的坑。
    康熙轻咳了咳,嘴角挂起一丝微笑,看了一眼梁九功后,低下头,去看桌子下面。
    梁九功不明白怎么康熙还钻桌子下面去了。
    “万岁爷,您找什么?奴才给您找~”
    梁九功赶忙走过去。
    康熙摆了摆手:“不必!”
    说完头才从桌子下钻出来,抚了抚有些发晕的头,直了直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