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都市言情 > 互换身体后,太子他多子多福 > 第168章

第16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天一早,石静娴便偷偷的和康熙乘坐一艘不起眼的民用船一路南下,去巡视堤防。
    临走的时候,胤礽还在睡。
    昨天下了水,夜里又正巧赶上姨妈造访。
    疼的胤礽一晚上都没有睡觉。
    石静娴陪着哄着,给胤礽哄睡着啦,天也亮了,也该陪着康熙上路啦,呸,启程了!
    外面的人都不清楚康熙和太子微服私访。
    康熙又特意交代,让老三老四管着皇太后的南巡队伍,一定要放慢速度。
    要不然等他们微服私访,也查看不到什么。
    康熙和石静娴只带了梁九功和何柱。
    外加一个侍卫队长扮作船夫,五人顺着南巡的道路一路南下。
    路过的城镇,终于不再像之前看见的那般。
    而是一切正常,有早早进城赶集的村民,有在街角拿着碗乞讨的乞丐。
    还有街边支着桌子,等待帮人写书信赚钱的书生。
    用午膳的时候,石静娴故意当着康熙的面走到书生的摊子前。
    装作意外的问道:“写一封书信多少银两?”
    书生抬起头,看向衣着不凡的石静娴,宠辱不惊的回答道:“两个铜板。”
    康熙看着石静娴,也走过去问道:“你一边赚钱,一边读书,可能读得进去书?”
    书生洒脱一笑:“若是小生再不赚钱,可能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石静娴点点头:“写封信吧。”
    她想着若是康熙见到贫家子弟读书艰难,会不会推崇义务教育?
    就像现代那样?
    她随便写了封信,等拿着信,付了钱后。
    离开摊位,石静娴才对身旁的康熙说道:“阿玛,读书不容易,贫家子弟读书更加不容易,多少有才学的人,都因为拿不出钱财而被拒之门外。”
    “那你觉得该如何?”康熙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他这次南巡,第一次是为了缓和满汉之间的隔阂,再就是查看民生百姓。
    “儿子倒是有一个想法。就怕阿玛骂我异想天开。”
    之后,石静娴便将公立学院的事情同康熙说了一些。
    无非便是5岁入学,学校会供应书籍,让孩子接受教育。
    每年年考一次,按照成绩排名,连续三年都排名最末等的,直接退学。
    说明孩子没有天分学习,也没有这个决心学习。
    不管是继续回家种地也好,还是怎么样也罢。
    至少能给那些贫家子弟一个改命的机会。
    朝中不是有很多进士么?
    正好,物尽其用,直接分散到各地,任职老师。
    “儿子知道阿玛南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修复满汉之间的关系。”
    当初顺治帝,下令剃头易服,后面的摄政王多尔衮又下令一人留头,全家断头。
    一人留发,全村断头的政令。
    虽然老百姓们迫于形势,剃了头,换上了清朝的服装。
    但心里是抵触清朝的,康熙南巡,就是为了真正的想要解决掉汉人对满族的芥蒂。
    “所以,若是这样的消息传出来,定会让天下百姓都知道阿玛是真心实意的想要他们出人头地,想要朝堂上多一些汉人子弟,而不是那些靠这萌荫入朝的勋贵子弟。”
    康熙听了石静娴的话,叹了口气,保成虽为国为民,但提出的建议,都是花钱的建议……
    “这件事,回去后写个详细的折子呈上来。”
    石静娴点头应是,知道这是康熙动了心思,若是没动心思,只会听一听就完了。
    自从康熙和石静娴走了,胤礽就躺在床上休息。
    几个孩子都被吓到了,看不到石静娴,便去粘着胤礽。
    弘曥看着胤礽躺在床上,以为额娘生病了,毕竟昨天额娘好像落水了。
    “额凉~痛痛~呼呼~”
    “额娘不痛,弘曥不用呼呼~”胤礽声音有气无力的安抚道,手臂虚虚的环抱着弘曥。
    弘曌和弘簪只要待在胤礽身边就不再闹了。
    反倒是芯子里比较成熟的弘曥,更容易发现胤礽的不对劲。
    额娘的脸色苍白了,离得近了还有血腥味。
    弘曥眼睛里含着泪水,他不知道是不是额娘在昨晚刺杀中受了伤。
    但他很害怕。
    只能加倍的粘着额娘。
    “额凉~受伤~呼呼~痛~”
    胤礽面色有些尴尬,但还是一口咬定:“额娘很好~额娘没事!额娘身体倍儿棒!”
    弘曥点点头,不去拆穿胤礽善意的谎言。
    肯定是额娘不愿意让自己担心,所以才骗他。
    他只能撅着小屁股,躺在胤礽的怀里,手紧紧的拉着额娘的衣角。
    手一下又一下的轻拍额娘,嘴里给额娘哼哼那些哄睡的摇篮曲。
    就像曾经他躺在病床上时,额娘那么哄着他似的,哄着额娘。
    胤礽这一天都陪着三个孩子,一直到三个孩子都睡着了,弘曥还死死的攥着胤礽的衣服不松手。
    让他想去茅厕换个月事带都难。
    好不容易下床了,结果还将衣服上蹭上了血。
    弘曥迷迷糊糊手中攥着的衣服被抽走,醒过来就见到碧云姑姑扶着额娘。
    额娘的背后还有一滩血。
    顿时鼻子一酸,眼泪就啪嗒啪嗒的掉了下来。
    额娘还诓骗他,说没有受伤,这么多的血,该多疼啊!
    第二百二十七章 钦差
    石静娴和康熙简单的查看了下真实的官风民貌就再次启程。
    昼夜前进西宁市高家堰和归仁堤等处。
    “之前总有大臣们上报,高家堰处湖水低,黄河水高,每每倒灌流入湖中,湖水又无所出,泛滥兴化,盐城等七州县城。”
    康熙叹了口气:“数次拨款,但年年如此,也不知是我朝当真没有能人异士,还是真如那些明朝余孽们所说,龙王爷不认同朕这个清帝。”
    最后一句话,康熙语气中带着自嘲。
    “皇阿玛,儿臣相信必定是有个原因才会让堤防年年坍塌,儿臣相信您定会揪出这帮朝廷的蛀虫!”
    石静娴能说什么?
    说你相信那些流言,还不如将朝廷的蛀虫都清一清。
    该杀杀,该撸撸,用钱养一些好官不行?
    等快到了高家堰,康熙看着城镇里的人一个个神情麻木。
    与之前那些城镇不同的是,沿街叫卖的商贩大多为女子。
    街上青壮年都难得一遇。
    整个街道,都是女子和妇人的说话声。让石静娴有些恍惚,是不是到了女儿国?
    尤其是康熙和石静娴这一行五人,走在大街上分外的惹眼。
    这里大多都是汉人,汉人更加讲究女子不抛头露面。
    所以才让康熙和石静娴更为震惊。
    “你做什么!给钱!”远处传来女子娇喝声。
    声音脆生生的,哪怕是故作坚强泼辣的语气,也没掩盖住声音中那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而在满街女子的议论声中,传出的男子的轻佻的笑语才格外引人注目。
    “你说什么?给钱?哈哈哈哈!她说给钱!”
    男子猖狂地笑着,语气略带嘲讽:“你也不打听打听小爷我是谁,小爷的钱,是你能拿得起的?”
    前方的道路被人挤得水泄不通,但大多数的女人,都是借着看别的摊位东西的功夫,悄悄观望。
    没谁敢正大光明的看这场争执的主角。
    石静娴和康熙等人挤不进去,但也能听见前方随着男子的话音落下。
    又响起了众多男人的哄堂大笑。
    “管你是谁!就是皇帝老爷买东西他也得给钱。”
    女子斩钉截铁的声音落下,康熙听见有人艾特他,赶忙伸长了脖子去瞧。
    石静娴注意到,大多数听见女子说话的群众,一个个目光中都带着怜悯。
    就凭他们吃瓜都不敢光明正大的态度,石静娴就已经知道,这是遇到地头蛇,街霸了!
    康熙不知何时已经挤进人群,冲着吵架的方向走过去了。
    石静娴也赶紧挤进去。
    吃瓜一定要端正态度,悄悄吃瓜很容易瓜不保熟。
    吵架的女子穿着粗布麻衣,不过石静娴还是注意到,女子下身穿的是裙子,而不是裤子。
    (清朝女子乡村劳动者或者伺候人的婢女,只穿裤,不套裙)
    由此可见,此女子虽然家境不是特别好,但也在家可以呼奴唤婢,或者父母疼爱非常。
    “算了,算了,这点小玩意就当就当作给小少爷的孝敬了。”
    女子身旁岁数较大的女人赶紧拉了拉年轻女子。
    “娘!凭什么……”
    “好了!”
    年轻的女子根本不买账,被她娘亲制止后,表情有些不愤的站在原地。
    摊子上摆的无非也是一些生活用品,汗巾,手帕,还有一些荷包,但最多的还是自家腌渍的一些小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