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穿越当县令 > 穿越当县令 第307节

穿越当县令 第307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文的武的他都输了。
    不过没关系,现在他们是一边的了。
    背靠平临国,还有什么做不成的!
    邓成跟南门金见面之后,很快制定好战术。
    五月中旬,南门金一家全都被接出来,由刘大人送到安丘县安置。
    至于南门金本人,则带着收拢的几十人手,以及西北常备军提供的武器装备,重建岭鞍部落。
    如今的岭鞍部落跟以往不同,想要拿回实权,需要流血拼命。
    关外的乱子什么时候平了,什么时候开始谈合作。
    关外众人对重新杀回来的南门金非常不解。
    他不是被活捉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他跟平临国勾结在一起了?!
    这人出去一趟,不仅没死成,还有了靠山?
    想到他们对岭鞍部落做的事情,关外无数部落胆战心惊。
    南门金这人很是记仇,他们那么对岭鞍部落族人,这人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南门金势必会迎来血战。
    他甚至带了冷笑。
    尤其是看了边关将士,怎么对待自己部落的战俘,怎么对待关外的妇人跟孩子,就多恨这些旧日“同盟”。
    他要杀回去!
    他如今就是平临国的刀!
    第100章
    外面的纷纷扰扰跟曲夏州关系不大。
    如今曲夏州州城大半官员, 都在等着朱吉胜试验田的产量。
    因为纪楚的主动避让,州城不管官员还是农户,都知道这试验田是朱大人的功劳。
    这让从边关暂时回来的颜知事都松口气。
    他跟朱大人真的没想着对比啊, 而且边关那边风沙大,事情也多, 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好。
    他短暂歇息几日, 就要再回去做事的。
    朱吉胜意识到纪大人主动避开之后,还有些奇怪。
    等知道原因后, 直接喃喃道:“遇到纪大人这样的上司,何其有幸。”
    其他同僚下意识点头。
    对啊。
    培育出良种这种大功, 换了其他上司,肯定要过来独揽了。
    也就纪大人主动退让,把风头留给朱大人。
    事实上,大家知道朱大人四五年的坚守有多辛苦。
    但若纪通判站在前头,肯定要拍上司马屁,自然冷落朱大人。
    如今却不会了。
    知道纪大人的意思之后, 众人看到朱大人便夸。
    同时还在期盼, 自己能不能弄点良种。
    种子好坏决定庄稼的生长。
    这点所有人都明白。
    但良种这东西, 向来稀缺,还不稳定,
    所以良种极为难得。
    试验田里的却不是这样, 一共一百亩地, 基本上所有麦穗都沉甸甸的。
    一般来说, 曲夏州这边的田地分为上中下三等, 按照肥沃程度,以及距离水源远近来分。
    上等田地,一亩麦地产量为三百斤左右。
    中等, 则为二百二。
    下等,则是一百七八。
    如果各家勤快一点,诸如之前的安丘县,一亩地产量在三百四十斤就不错了。
    但这样的重量没有普遍性,不好当标准。
    否则当年安丘县麦子均产为二百六十二斤,都能当曲夏州第一,甚至陇西右道第一。
    这些数字,但凡认真做过县官的人都心里有数。
    再上心一点的,还会去地里看看情况。
    所以对他们来说,看到试验田里的麦穗,足以让众人大吃一惊。
    不说别的,把这些麦穗跟普通麦穗一比,直接看出区别。
    朱吉胜培育出来的麦子,颗粒都比其他的大,比其他的饱满
    若有老农过来,更能断言,这里的麦穗,有其他麦穗两倍重了。
    听到这个话,曲夏州州城的官员们不激动是不可能。
    如今的平临国,是按照政绩升迁的。
    若能培育出良种,让本地粮食大大增产,那就是天大的功劳。
    就算主要做这事的不是他们,那也能沾沾光。
    再说了,自家也有田地啊,难道就不想要这个种子了?
    所以不少官员都等着朱大人收粮称重。
    有些家里田地多的官员,甚至笑道:“我娘子生孩子的时候,都说我紧张得要命,如今等麦子产量,更紧张了啊。”
    纪楚跟廖知州听说之后也笑。
    他们俩刚聊完南门金的事,这人也确实是个厉害的,队伍已经从几十人变为几百人,还拨一部分战俘给他。
    不过南门金情况也没那么好。
    多数人都知道,他如今是平临国的“狗腿”,颇有些排外。
    但也靠着这层关系,已经拉拢不少部落不再打仗。
    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就能迎来真正的和平。
    廖知州对此很是满意,这次的乱子终于能平了。
    火器也走上正轨,他被调到曲夏州,也算没白调。
    廖知州看了看纪楚,刚想再说点什么,就听门外的人喜气洋洋道:“廖知州,纪通判,朱大人那边的试验田出结果了!”
    这么快?!
    众人立刻站起来。
    这可是粮食啊,曲夏州的人越来越多,需要的粮食也越来越多。
    如果真的能普及良种,那对他们这里,只有好处。
    朱大人被身后人簇拥着过来,让他亲自来送喜报。
    朱吉胜还是一身短打,兴奋道:“最高亩产,为四百八十斤。”
    多少?!
    四百八?!
    纪楚心里狠狠一惊,在没有化肥的年代,能达到这个数字,着实惊人。
    “均产呢?”纪楚赶紧问道。
    均产更有普遍性。
    朱吉胜点头:“回纪大人,四百二。”
    均产都为四百二?!
    在场所有人愣住之后,皆是放声大笑。
    均产四百二十斤!
    要知道,如今麦子均产,也就在二百六到三百五之间!
    一下子再最高值,提高了七十斤!
    这良种是真好啊。
    朱吉胜一步向前:“纪大人,我没有辜负您的嘱托吧。”
    他?
    嘱托?
    纪楚有些疑惑。
    就听朱吉胜道:“您说过,要让安丘县百姓吃上饭,只有这才是真的。”
    甚至油菜,棉花,都能排在后面。
    必要的时候,工业作坊园也是这样。
    因为吃上饭,才是一切的根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