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87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87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青蒿素真正发挥作用,还要等到科技提高,能将其单独提取出来之后。
    金鸡纳树不一样,这玩意儿疗效不如青蒿素,可单位体积内含药量是超过青蒿的。
    关键这玩意儿的树皮保存非常方便。
    真得病了,把树皮扔锅里煮一煮就有效果。
    虽然金鸡纳树的树皮里,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喝多了副作用大。
    但少剂量服用,用来治疗疟疾,是没问题的。
    所以,在得知他带回了金鸡纳树的树种,陈景恪就问他讨要了过来。
    对此大家并没有多想。
    毕竟他本身就是神医,对药物好奇是很正常的。
    看完植物的种子,又看了一些其他东西。
    比如动物的皮毛。
    那边确实有一些独有的动物。
    他们也试图带一些回来,只是全死在路上了。
    这很正常,毕竟是探险队,人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
    其他动物,就算不饿死,也会沦为口粮。
    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器具,其中以黑曜石的器具最多。
    这些都是印第安人最常使用的。
    陈景恪细细观看,也不得不赞叹一声,确实有独到之处。
    印第安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黑曜石科技发展的相当的优秀。
    比如黑曜石刀具,锋利无比。
    除了韧性不足,别的并不比金属武器差。
    还有黑曜石的箭矢、长矛、短矛……
    在小规模冲突的时候,还真不好说谁能赢。
    当然,大兵团作战他们必然不行。
    还有各种精美饰品……
    这玩意儿要是被佛教徒看到,绝逼会当成佛器供起来。
    只能说,印第安人可惜了。
    先天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真不是智慧方面的问题。
    观看过后,朱雄英令锦衣卫将所有的种子都打包带走,别的器物挑选一部分有特色的带走了。
    其他的都留给了这些人。
    但这些东西并不是白拿的,虽然暂时没有办法给予他们封赏。
    朱雄英还是以太子的身份,对他们进行了赏赐。
    临走的时候,陈景恪看了看这两艘破破烂烂的海船,心中一动说道:
    “这两艘船,还有上面的一些物品,我出市场十倍的价格买了。”
    陈永和惊讶不已:“啊这……这如何使得?”
    他还以为陈景恪是变着花样奖励他们,心中非常的感动。
    陈景恪却直言道:“我准备建立一座博物……纪念馆。”
    “就是建一个地方,把这两艘船以及你们用过的所有物品,都保存在那里面供所有人参观。”
    “以此来纪念你们的伟大壮举。”
    他不解释还好,越解释陈永和等人就越感动。
    树碑立传不敢想,真要是建个地方,把他们用过的东西保存展览。
    那也是一项荣耀。
    陈永和等人再次激动的跪下叩首。
    安抚了他们几句之后,他们一行人才离开。
    至于陈永和他们,后续自然会有官吏来接待他们。
    都是华夏的英雄,可不能屈待了。
    回程的路上,朱雄英若有所思的道:
    “你真准备为他们树碑立传,还要建立那个什么纪念馆吗?”
    陈景恪反问道:“难道他们不值得吗?”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值得,但恐怕很难。”
    陈景恪叹道:“我知道,以发现新大陆的名义,为他们树碑立传确实很难。”
    “但是别忘了良种。”
    “如果薯块真的能亩产千斤,必然是天下震动。”
    “别说是为他们树碑立传,封侯都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朱雄英恍然大悟,说道:“也是,以良种的名义,一切都简单了。”
    “不过你真的相信那薯类……这名字真拗口,改给取个正经名字。”
    陈景恪笑道:“要不你给取一个?这也是一段佳话。”
    朱雄英有些意动,不过最终还是摇头说道:
    “皇爷爷皇祖母和我爹都在,哪轮得到我取名字,先请示他们再说吧。”
    “对了,你真的相信那东西能亩产千斤?”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薯类向来高产,我相信此物也不例外。”
    “而且细心培育,我觉得产量远不止千斤。”
    朱雄英振奋的道:“你都如此说,那看来是八九不离十了。”
    “走,回宫,向皇爷爷和我爹报喜去。”
    第430章 殷
    皇宫,听到又有新大陆被发现,朱元璋和朱标并未表现的太过激动。
    相反,两人都默然无语。
    朱雄英挠了挠头,问道:“你们……怎么了?”
    朱元璋摇摇头,苦笑道:“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广阔。”
    朱标语气复杂的道:“以前我以为天下不过脚下这一隅之地。”
    “后来长大了,知道了身毒、南洋、以及西方世界。”
    “我一度以为,这就是天下。”
    “前年炎洲被发现,现在又有一座更加庞大的新大陆被发现……”
    “现实一次又一次打破了我对世界的认知。”
    “我在想,世界到底有多大,会不会还有新的大陆。”
    “会不会有比我们还要强大的国家,此时也正在向外探索。”
    “我们和他们,会不会发生战争。”
    朱雄英却没有那么感慨,反而斗志昂扬的道:
    “怕什么,我倒真希望能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否则这个世界太寂寞了。”
    朱元璋和朱标却都摇摇头,他还是太年轻了啊。
    不过年轻人有锐气是好的,所以他们也没有反驳他的话。
    陈景恪能感受到两人的想法,就是年龄大了,时间一天比一天少。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生出了时不我待之感。
    而且面对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需要做的实在太多。
    大明内部的变革还未完成,周边的土地也未消化吸收。
    计划中的世界体系,还在起步阶段。
    每一次新的地理大发现,都必然会让他们生出紧迫感。
    这是人之常情无法避免,所以陈景恪并未安慰两人,而是说道:
    “世界到底有多大,到目前依然是未知。”
    “但根据已知的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规律。”
    朱元璋看向他,问道:“你又总结出什么规律来了?”
    朱标和朱雄英都向他看来。
    陈景恪说道:“这个世界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一个存在于世间的文明都是带着刀剑的猎人。”
    “他们既要和凶猛的野兽搏斗,还要时刻小心其他猎人的袭击……”
    “赢家通吃,败者失去一切,甚至连存在的痕迹都会被抹去。”
    朱元璋不禁想起了,陈景恪曾经说过的起源文明、次生文明。
    已知的几大起源文明,就只剩下华夏未出现过断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