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39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39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成年亲王看了那叫一个激动,熬了这么多年,终于有合适的土地封给我了。
    泪目啊。
    保守派看到之后,也非常的高兴。
    现在好几个亲王成年,只是因为没有适合的土地分封,才一直耽搁不去。
    而且年龄比较长的鲁王、蜀王、湘王,分别在东北、交趾等地方担任总督。
    权力虽然不如藩王,可也是掌握一方军政大权。
    时间长了,谁知道会不会尾大不掉。
    正好南洋空出来了,赶紧将他们弄走吧。
    这样大家就放心了。
    啥?你说这样做置土人于何地,也不符合礼法?
    呵呵,你要不要听听民间的声音?
    你想当汉奸卖国贼吗?你想用户口本做担保,支持土人复国吗?
    不敢就闭嘴吧。
    激进派也同样非常兴奋,他们突然发现,原来还有比建立汉人聚居区更好的办法。
    亲王的封国,自然要推行华夏文化和律法,管理问题也迎刃而解。
    而且封国还能慢慢的蚕食土人势力,最终实现教化。
    可以说,一旦分封计划实施,南洋将正式华夏化,不复为蛮夷之地。
    目前海外汉人的主要聚居地,就是南洋。
    解决了南洋的问题,其它地方反而好解决了。
    开海的隐患解决了九成以上,剩下的已经微不足道了。
    关键是,他们找到了一个支持开海政策的新借口。
    探索。
    海外土地很多,只是过于蛮荒不适合分封。
    开海之后,利用民间力量先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
    等时机成熟了,朝廷正好进行分封。
    以后大明永不为宗室问题困扰。
    而且分封还能把多出来的百姓迁走,减少人口密度,从而减少土地压力。
    反正好处实在太多了。
    于是,亲王、保守派、激进派同时上奏,希望能在南洋进行分封。
    只不过亲王们比较含蓄,打着请安问好的幌子,接连不断给朱元璋、马娘娘、朱标、朱雄英写信。
    就连陈景恪都收到了很多封信,信里面要多谦卑有多谦卑。
    不知道的还以为陈景恪是亲王,他们是臣子呢。
    后宫的嫔妃也没闲着,她们找不到朱元璋,又不方便找朱标,就开始去找马娘娘。
    总之,南洋分封一时间成了主流声音,就差皇帝拍板了。
    不过有一个群体却有不同意见,那就是勋贵。
    不是说今年宣布大分封吗?现在马上就年底了,倒是说啊。
    而且南洋那么多土地,正是分封的好地方。
    不能全封给亲王们吧?多多少少给我们也留一点啊。
    不过他们也很清楚,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沉得住气。
    要是在这节骨眼上弄出问题,导致大分封计划流产,恐怕其他勋贵会直接将他们生吃了。
    朱标自然知道他们心急,但这事儿确实急不来。
    虽然可以用强硬手段来推行大分封政策,但能通过舆论减少一些压力,还是要尽量减少一点的。
    毕竟以后日子还要继续过。
    这次用强,下次百官就会起逆反心理的。
    而且想要推行大分封,还要等一个人回京才行。
    那个人自然是朱元璋。
    他威望足够高,能弹压所有人,不怕发生意外。
    二来这是他的许诺,也需要他来收尾,善始善终吗。
    那么朱元璋在哪呢?
    他刚刚在蜀地清理了几十个户口本,正快马加鞭往回赶呢。
    第404章 父母之爱子
    四川成都,灌县都江堰旁。
    数万百姓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四川县令以上官吏亦全部到场。
    就连镇守四川的军中大将,许多也都在场。
    比如傅有德,就坐在朱元璋的下首。
    大家齐聚这里,不是为了搞什么活动,而是参观行刑。
    六百多身着囚服的人,跪在都江堰大堤上,背后站着的是手拿大刀的锦衣卫。
    这些人全都是朱元璋巡查四川,揪出来的贪官污吏。
    地方恶霸一类的小角色,都没资格跪在这里。
    百姓们看着这些囚徒,都非常的兴奋,高呼贪官。
    而官吏们则心情无比复杂,因为这些人在不久前还都是他们的同僚。
    平日里风光无限叱咤纵横,此时却即将成为刀下亡魂。
    这种身边人被处死,带给他们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让他们心中始终无法平静。
    更何况,高台正中央的朱元璋,正用冰冷的目光,来回扫视着他们。
    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将他们其中的某个人抓出来当场处决。
    这种局面,谁又会不感到恐惧呢。
    就连傅有德,都变得沉默了许多,朱元璋不开口他一个字都不愿意说。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很快蒋瓛过来通报:
    “陛下,午时三刻已到。”
    朱元璋脸色一凝,抓起一把令箭扔出:
    “斩。”
    随着他一声令下,六百多颗人头落地,血液飞溅染红了堰堤。
    现场的官吏都被吓的冷汗直流,许多人需要搀扶才能站稳。
    与之相反的是百姓态度,这么多人被杀他们非但没有害怕,反而非常的兴奋。
    每一颗人头落地,都会引起阵阵欢呼。
    ‘杀的好’、‘贪官污吏该杀’。
    等犯人全部被处决,朱元璋才叫来诸多官吏,训斥道:
    “被杀的没有你们,是不是很高兴?”
    群臣鸦雀无声,这事儿谁敢搭腔啊。
    “别高兴太早,你们做了什么咱心里清楚的很。”
    “之所以让你们活着,是因为你们确实做过一些实事。”
    “看在过往功劳的份上,咱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以后好生做事,咱还能既往不咎。”
    “若再让咱发现了什么把柄,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
    闻言一众官吏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齐声说道:
    “谢陛下,臣等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元璋又敲打了一番众人,才让他们各回各家好好工作。
    傅有德也命一众将领返回军营,自己则留下陪王伴驾。
    百姓们见没了热闹,也相继散去。
    朱元璋带着众人来到都江堰上游。
    这里树立着一座李冰和李二郎的雕像,香火非常的旺盛。
    朱元璋亲自上了一炷香,祈求父子二人保佑四川风调雨顺。
    之后他就开始游览参观这座千年神迹。
    都江堰自从修成的那天开始,就为历朝历代所重视。
    包括所有占据蜀中的割据势力,也都将此地视为要害。
    专门布置一支军队在这里保护,还有专门的衙门负责维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