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8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8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元璋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图案设计的思路也差不多,汉字和数字写的额度,一些奇特的防伪填充图案。
    考虑到是皇权社会,又加上了龙形图案。
    正面的正中心,陈景恪提议写上大明的‘明’字。
    这个建议得到了朱元璋和朱标的一致认同。
    至于为什么不用朱元璋的头像……还是算了。
    为啥民间会流传老朱鞋拔子脸?
    还真不是有人故意抹黑他,是他自己搞出来的。
    怕被人刺杀,就对外宣称自己鞋拔子脸,还弄出了一张画像。
    这一招确实很管用。
    谁能想到,自己面前这个国字脸的老汉,竟然是朱元璋。
    现在让他将自己的头像放在宝钞上,那肯定是不行的。
    ‘明’字反而是最合适的。
    至于背面正中心要画什么图案,陈景恪没有说,而是交给了老朱和朱标。
    毕竟这是大明宝钞,要全是自己设计,就有点不会做人了。
    朱元璋和朱标分别提了几个图案,最后选了几个合适的,每种面额一个。
    确定了主体轮廓之后,剩下的细节就需要交给专门的画师了。
    等画师将图形画好,就找雕刻师雕版。
    这里陈景恪提议用铅板雕刻,由于铅比较软,他提供了一个简单的铅合金配方。
    比铅硬,比铁软,很适合作为雕版使用。
    以后可以考虑做铅活字印刷,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些工作自然由朱标负责去完成。
    而陈景恪,则去了宝钞提举司,准备把无酸纸给弄出来。
    他前脚刚进入宝钞提举司的造纸作坊,后脚就来了一群锦衣大汉,将作坊团团围住。
    禁止所有人出入。
    就在他努力造纸的时候,朱元璋也没有闲着。
    这天早朝,朱元璋将假钞拿出来,当场大发雷霆。
    将大理寺、刑部以及各地方衙门喷了个遍。
    群臣瑟瑟发抖。
    他们完全能理解皇帝发怒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能站在这里的没有蠢人。
    大家都明白宝钞的特殊性,私铸的铜钱就算质量不好,依然能当钱使。
    而且也不影响制钱的购买力。
    虽然危害依然很大,但还在朝廷的忍受范围内。
    可宝钞不一样啊,这玩意儿就是一张纸。
    一旦假钞泛滥,会连累的真钱都一文不值。
    朝廷正想办法,提振百姓对宝钞的信心,为此不惜牺牲一部分赋税。
    现在竟然有人弄假钞,换成谁都会生气。
    被喷的刑部和大理寺,虽然很委屈,却也没觉得皇帝骂错了。
    毕竟他们是大明最高司法机关,出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自然有责任。
    但他们也确实冤枉,就在心里痛骂造假的人,和地方衙门的官吏。
    只有一个人,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那就是毛骧。
    皇帝这么愤怒,肯定会派人去查,我锦衣卫当仁不让啊。
    又可以趁机大捞特捞了。
    于是他就果断站出来请缨:“陛下,臣请命搜捕造假之贼,不出三月定能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朱元璋还没吭气,群臣就先吓了一跳,纷纷站出来反对。
    你毛骧什么东西我们会不知道?这事儿要是交给你,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朱元璋也做出一副众意难违的样子,对毛骧说道:
    “毛卿拳拳之心咱看到了,不过你要查赵瑁贪腐案,此事就交给别人吧。”
    毛骧只能不情不愿的道:“是。”
    眼见自己发大财的机会被破坏,他心中非常愤怒,用阴狠的目光扫视着群臣。
    群臣顿觉毛骨悚然,但一股愤怒也油然而生,并在心中酝酿着。
    朱元璋又问:“诸位可有良法?”
    群臣能有什么办法,继续派出巡查使,督促各地衙门去抓吧。
    以前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朱元璋再次发怒:“每次都需要朝廷督促,地方衙门才会动一下,朝廷不催他们就不管不问。”
    “……民间私铸钱币泛滥,就是因为他们不肯用心……”
    “查假钞之事,咱信不过他们……既然你们没有办法,那就用咱的办法。”
    “成立金钞局,在各地设立衙门,专司侦破私铸钱币之事。”
    群臣一开始还以为皇帝在说气话,但很快就意识到不对,这不像是气话。
    这一下大家再也淡定不了了,纷纷站出来阻止: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三思啊。”
    “陛下,一个新衙门的设立,需要大量的官吏……”
    “是啊陛下,此举会加重朝廷负担……仅仅只是为了查私铸钱币,得不偿失……”
    见众人都反对,朱元璋更怒,一巴掌拍在龙椅扶手上:
    “闭嘴,朝堂喧哗,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咱这个皇帝?”
    见皇帝面红耳赤的样子,群臣都吓了一跳,纷纷闭上了嘴巴。
    朱元璋指着群臣道:“你们除了会说不行还会做什么?”
    “不想让咱设立新机构,行啊,你们给咱一个更好的办法。”
    群臣都低着头不说话了,因为他们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
    别说他们,自古以来铸私钱就屡禁不止,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但设立一个新衙门,他们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劳民伤财。
    朱元璋扫视了一圈众人,痛心疾首的道:“你们以为咱设立金钞局,只是为了打击私铸钱币吗?”
    “不是,咱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行宝钞。”
    “……宝钞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每个地方的贫富情况也不同……”
    “该往哪里投放多少宝钞才合适?除了户部的几个官吏,你们还有谁懂这些吗?”
    “地方衙门有人懂这些吗?”
    群臣面面相觑,发行宝钞这么麻烦的吗?
    可是以前为啥就没见你,考虑过这个问题?
    那时候你都是全凭心意发行的啊。
    但仔细一想,发现朱元璋说的确实有道理。
    铜钱发行的多了问题也不大,铜本身就值钱。
    宝钞要是太多就麻烦了。
    确实需要好好估算一下,每个地方该发行多少。
    这样一想,众人顿时就没那么反对设立宝钞局了。
    曾泰犹豫了一下,站出来道:“陛下,此事可否交给地方衙门去做?”
    “另外设立一个衙门,对朝廷的负担太重了。”
    对这位肱股之臣,朱元璋难得的收敛了怒火,解释道:
    “你是户部尚书,应当知道此事有多麻烦,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就算将此事交给地方衙门,也同样需要重新招录一批官吏。”
    “还会受到地方衙门的掣肘……”
    “与其如此,不如新设立一个衙门。既可以管理宝钞的发行和流通,还能专门打击造假钱。”
    曾泰思考了片刻,最终叹道:“陛下考虑周全,臣无异议了。”
    他的同意就像是个风向标,很快朝堂大多数人就都同意了此事。
    金钞局正式成立。
    朱元璋心中松了口气,演戏真特酿的累。不过还好,目的达成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