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大唐天将军 > 大唐天将军 第807节

大唐天将军 第807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就是唐末“牙兵”的起源,他们没有一点纪律,一点不顺心,就用武力达成自己的心愿。
    现在前往汉函谷关的范阳士卒就是如此。
    顺着谷水,即将到达谷城的时候,范阳兵卒产生哗变。
    上万士卒的意志,集中于一点。
    他们不再听从张忠志和安忠臣的命令,要求大军返回,跟随大军主力一起回河北。
    他们不想像新兵一样逃跑,因为他们的家在河北、范阳、渔阳等地。
    任凭安忠臣大骂,大军立于谷水不发。
    “想要造反吗?”
    行军司马何元辿呵止这些范阳士卒。
    他拿出自己大将的威势,准备威服他们。
    但范阳士卒不为所动,他们不尊军令,格外团结。
    “谁不听令,便杀死谁,以儆效尤!”
    何元辿再次大喝一声。
    “先杀死你!”
    暴兵愤怒再次被点燃,数以百计的士卒群起,持矛攻向何元辿。
    “噗嗤!”
    何元辿还未反应过来,便被数十支长矛洞穿。
    又有一些暴兵冲向平时对士卒非打则骂的安忠臣。
    安忠臣还在骂范阳士卒的时候,数百范阳士卒已经将他围住。
    “放肆!你们不想活命了吗?”
    安忠臣指着暴兵说道。
    “杀了贼人,我们才能存活?”
    暴兵齐喝,将安忠臣视为阻碍他们回家的贼人。
    他们不待安忠臣回应,挺矛而来,安忠臣的数十名亲卫瞬间就被杀死。
    “混账!”
    安忠臣恐慌大骂,他虽骁勇,但寡不敌众,长枪还未抡几下,就被已方士卒挑开盔甲,刺破后心。
    他眼睛瞪大,死不瞑目,无比憋屈。
    现在所有范阳士卒的矛头,全部指向奚族出身的张忠志。
    作为后世河朔三镇之一,荣华富贵,安享晚年,张忠志情商很高。
    他见事不可控,立刻大喊:“我早就想杀死安忠臣,带着儿郎们回范阳,我是奚族人,怎会不留恋家乡?”
    “不要杀张将军,他可以带我们回去!”
    一名士卒大喊一声。
    暴兵们这才平息怒火,愿意跟随张忠志。
    躲过一劫的张忠志,只能硬着头皮原路返回,追击安禄山的逃亡路线。
    他心中清楚要危险了。
    从灵宝到洛阳,乃至于安禄山逃跑的荥阳,都将处于不设防状态。
    唐军骑兵可以长驱直入。
    燕军要几天时间,才能渡过黄河,唐军一定不会给他们机会!
    张忠志是安禄山范阳起兵前,偷偷从长安逃回范阳的,因此被安禄山收为义子。
    历史上,他因为投降大唐,被赐姓李,赐名宝臣,以示荣宠。
    ……
    渑池。
    李瑄杀死安守忠后,在秦赵会盟台休整一晚。
    同时,他也得知荔非守瑜、车光倩、荔非元礼等配合天策卫完成峡石之战的胜利,全歼燕军。
    向洛阳之路,除了有名无实的汉函谷关以外,基本已无障碍。
    李瑄昨晚已派遣探马,在洛阳方向打探消息。
    上午,李瑄到达渑池驿,聚拢陌刀军、神臂弩手。
    数千天策卫铁骑、两万轻骑、一万铁骑,已经进入渑池境内。
    同时,哥舒翰率领两万兵马,正在从西沃古渡渡黄河。
    李瑄改变战术,让河东的其他三万兵马,由车神赛率领,前往上党高地,过太行陉,至汲郡。
    防止安禄山逃出洛阳,从汲郡逃跑。
    现在李广琛、辛云京都渡过黄河在陈留,汲郡由李国贞驻守,兵马只有五千,哪怕加上邺郡的张仁贤,也仅有一万,不足抵抗安禄山渡河。
    如果安禄山全力守洛阳,可能守卫一年半载,但也仅此而已。
    李瑄认为安禄山一定会逃回范阳,求更长的生机。
    历史上的安禄山,在受挫一点的时候,就急不可耐地回范阳据守。
    李瑄重新认命峡石令、渑池令、新安令。
    让他们配合张守瑜、白孝德麾下的轻骑,剿灭余孽,安定诸县。
    又让他们组织幸存的百姓,收拢叛军的尸体。
    将尸体上所得的金银珠宝,分一些给诸县百姓。
    因为李瑄知道那些叛军身上携带大量金银珠宝。
    交代好一切后,李瑄先率领陌刀军、神臂弩手,向新安县而去。
    并令后方士卒加快速度赶来,慢的话可没有军功。
    翌日,在新安县与哥舒翰麾下的两万士卒汇合。
    后方的三万多骑兵先一步赶上来。
    李瑄得到消息,不仅汉函谷关无人驻守,而且安禄山已经弃洛阳而逃。
    在新安县至洛阳城一带,到处都是散兵游勇。
    从捉拿的散兵游勇身上,李瑄得知一些消息。
    原来这些都是燕军新兵,因绝望之下脱离燕军准备逃回家乡。
    另外还有一万范阳兵欲前往汉函谷关阻碍唐军前进,但不知为何,走到谷城的时候,又掉头向荥阳而去。
    “叛军已乱,此时已是强弩之末。”
    “陌刀军、神臂弩手、天策卫,河陇、安西北庭的轻骑、精骑,随本王奔袭至荥阳。”
    “哥舒将军,你率领麾下两万士卒,捉拿溃散的叛军散兵游勇,不要让他们危害周围乡里。另派遣一队士卒,进入洛阳城,维持秩序。敢作乱者,斩!”
    李瑄在汉函谷关下达军令。
    由李瑄率领四万轻骑、精骑、骑马步兵先行,咬住安禄山的尾巴。
    安禄山逃亡之路,随行的车马、宫人无数,不可能快。
    不说追上,最起码能阻止安禄山大部分兵马从荥阳过黄河。
    哥舒翰麾下的两万士卒,都是郡兵、乡勇,又全是步兵,用以清剿余孽。
    白孝德和张守瑜率领的两万轻骑,很快就会进入新安县,清剿叛军漏网之鱼。
    他们即便跟不上大决战,李瑄也算他们大功一件。
    封常清所率领的主力中,骑兵有两万,他们加快速度。
    大概会慢李瑄一天的路程。
    其余步兵急速行军跟随。
    当天夜晚,李瑄路过洛阳城,派人向洛阳城宣布大唐收复洛阳,让百姓暂时不要出家门。
    悲痛之中,总算迎来一丝笑容。
    黑夜散去,将有曙光。
    随后,李瑄下令张兴率领五百神臂弩手,五百陌刀军,一千骑兵,南下进攻伊阙关。
    打开关门,令王难得率领八万大军进入洛阳。
    如果陷入对峙,唐军能集合各类大军三十万,对安禄山的十万兵马形成碾压。
    八月二十日。
    安禄山距离荥阳还有一段路程,但令他惊恐失色的消息传来。
    新兵全散,范阳军哗变,杀死爱子安忠臣和司马何元辿。
    他寄予厚望的张忠志正率领一万范阳士卒向他追来。
    这对当前的处境来说,已不是雪上加霜那么简单。
    气急败坏的安禄山想杀死张忠志和那一万范阳士卒,却被严庄制止。
    他不听严庄的,还是阿史那承庆将安禄山劝住。
    现在杀死张忠志,攻击一万范阳士卒,全军必溃。
    现在如今,燕军中范阳平卢士卒占据五成,另外五成是曳落河、六胡州精兵和契丹、奚、同罗、室韦、靺鞨、铁勒诸部。
    危机时刻,必须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方可回到范阳。
    阿史那承庆劝说安禄山赦免张忠志和范阳兵的暴动,并奖励他们。这样他们就又多一万精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