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大唐天将军 > 大唐天将军 第633节

大唐天将军 第633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实际上,柘枝城也没有兵卒。
    石国的兵马,全部投入怛罗斯之战。
    或许他们还想着大食援军会到来。
    “回李帅,怛罗斯城已沦为贼城,等攻破怛罗斯城,允许将士放纵屠城,必半时可破。”
    于阗镇守使贾崇瓘趁机向李瑄请命道。
    他认为这是他于阗军立功的机会,屠怛罗斯城,大唐可以威慑河中诸国。
    让他们知道,与大唐作对的下场。
    像上次屠杀柘枝城一样,奸淫掳掠,才是远征士兵们最愿意做的。
    殊不知,营帐中有诸多河中诸国的将领。
    包括粟特诸国、拔汗那等,皆面色大变。
    石国是粟特国家,之前高仙芝屠石国的石国。曹国、安国、康国等国家也是怨恨的。
    他们反叛大食,不代表他们不恨大唐。
    因为那件事情,让他们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让曹国、安国等,改变看法的事情是大唐在安西易帅,李瑄取代高仙芝!
    天将军的名号,使河中消除一些对大唐的怨气。
    早在李瑄任陇右节度使的时候,李瑄维护商人利益,经略河西走廊,与粟特人做马匹生意、棉花生意等等。
    并与粟特商人康甲宏、曹吐罗等有交情。
    同时,还与曹国国王哥罗仆禄有书信来往。
    李瑄铲除河中走廊上的邪恶商队,减少了肆意设立路障的事情。
    再加上李瑄天将军的赫赫战功,他的文采,他的事迹,通过丝绸之路远扬。
    所以才缓冲了高仙芝带来的负面效果。
    原本河中诸国就心有芥蒂,现贾崇瓘竟然再次当众提出屠怛罗斯城。
    只是大唐兵强马壮,又碍于天将军的威名,河中诸国将领敢怒不敢言。
    “贾将军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本来李瑄想问一下其他将领是否和贾崇瓘一样的想法,但觉得这样不合适,转而质问贾崇瓘。
    他没有忘记贾崇瓘帮边令诚说话,他也清楚贾崇瓘是边令诚推荐的镇守使。
    不可否认,贾崇瓘骁勇善战,很有能力。
    但上位者用人,不是看你家族背景多身,不是看你有没有能力。而是看是否听我呢!
    天地裂变在即,在人才比比皆是的情况下,李瑄的意志如果无法贯彻全军,那他注定是失败的。
    “李帅的意思,末将不太明白。”
    贾崇瓘心中咯噔一跳,他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
    “既然不明白,就卸下于阗镇守使的职位,好好想想。”
    李瑄一言不合,就罢免贾崇瓘镇守使的职位。
    拔掉边令诚在安西军中的影响力。
    其他的僚属、主将,最多不得已奉献一些绢钱给边令诚。
    而贾崇瓘竟然在李瑄怼边令诚的时候,帮边令诚这死太监说话,李瑄一直耿耿于怀。
    这一瞬间,在大帐的将领、僚属、诸胡将领,无不惊诧。
    贾崇瓘好歹是于阗镇守使,是军中主将之一。
    此时的马璘、来瑱、浑瑊、李嗣业、车光倩、白孝德、卫伯玉、郝廷玉、论惟贞等,地位都不如贾崇瓘。
    在决策上,唯有主将能说得上话。
    所以李瑄一言不合免去贾崇瓘的职位,才会引来震惊。
    虽然迎来大胜,但这明显不是唐军的最终目的。
    奖惩还得战后,而不应该在现在。
    唯有河中诸国的将领,觉得大快人心。
    “末将若言语有失,李帅可惩罚,但直接罢免末将的军职,末将难以心服口服。”
    反应最激烈的,要属贾崇瓘了。
    他终于意识到在河中诸国面前讲这样的话不太合适。
    但他是为了唐军,前日还立下战功,并不甘心自己被突然罢免。
    “领兵打仗,不是率兽食人,大唐仁义之师,天威所过,泽被万族,所以才能得到诸族的尊重。怛罗斯城为什么会负隅顽抗,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李瑄斥责,并向贾崇瓘反问道。
    自从军起,李瑄就反感屠城,特别是屠杀、奸淫老幼妇孺。
    他所指的率兽食人,不是孟子所说的意思。
    而它的表面意思。
    将领带着一群没有脑子的野兽,游荡在旷野上想法设法“吃人”。
    自古以来,有的兵用率兽食人形容,再合适不过。
    人一旦释放心中的野兽,就会陷入欲望的深渊。
    那种喊着“抢钱、抢粮、抢女人”的兵痞,迟早会反噬。
    就如晚唐时期的牙兵一样,如同禽兽。
    罢免贾崇瓘,并不单单是因为他是边令诚的人。
    更重要的是李瑄要趁着两场大战积累的威势,杀鸡儆猴!
    如果不在这个时候遏制安西军。
    其中有众多胡人的安西军,入中原以后,一定会屠杀汉人百姓,奸淫汉人妇女。
    就像杜甫所记录的“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军官中”。
    李瑄从来不觉得这个时代的士兵高尚,所以在治军过程中,以“立功重赏”为基础。
    凡立功者,李瑄就给予平时数倍的赏赐。
    甚至因立军功而富贵。
    也重惩那些违反军纪的士兵。
    再配合李瑄的威势,使士兵们敬服。
    碎叶水之战,怛罗斯之战,已经确立李瑄在安西军中的绝对威望。
    使李瑄在战斗未结束的时候,敢挥鞭贾崇瓘。
    再看大帐中的人,神态各异。
    李瑄的老部下,如车神塞、张兴、鲁炅等,都知道李帅的为人和军规。
    从未想过冒犯。
    在贾崇瓘说出屠怛罗斯城的那一刻,车神塞就知道李帅要愤怒。
    李帅只是杀伐果断,但戾气一点都不重。
    戾气重,也不可能成为宰相,使各地百姓爱戴。
    僚属们也都知晓事情轻重,那些一上头,就杀人全家的人,一定会被政治老手玩弄于股掌之间。
    一直追随李瑄的刘单、岑参知道,李帅是非常合格的谋略者,喜怒不形于色,面对政敌,不会加害,全靠证据贬罪。
    贾崇瓘的屠城建议,说得没有脑子。
    与此同时,安西的赵崇玼、毕思琛、程千里等主将,非常害怕。
    高仙芝带安西军干过这种事情,以至于在贾崇瓘说出这番话后,本能地认同。
    如果李瑄在贾崇瓘话落后,直接询问他们,他们说不定会点头应是。
    好在李瑄没直接问他们,让他们躲过一劫。
    就像李瑄的反问,为什么怛罗斯城的石国守军会负隅顽抗?
    面对数万唐军围城,正常情况河中诸国没有这种与城池共存亡的魄力!
    所有人心里清楚,是安西军屠柘枝城,使怛罗斯城有玉石俱焚的意志。
    贾崇瓘是边令诚的人,虽然众将对其没有好感。
    但他们都感觉到一种新的意志降临到他们都头上。
    大唐的天水王,西域的天将军。
    这种份量,再桀骜不驯的士卒,也不敢哗变反抗。
    安西任何一军队,李瑄带着亲卫都能把他们冲了。
    更何况,安西的经略军、长城军,都以李瑄马首是瞻!
    死道友不死贫道,贾崇瓘当了出头鸟,程千里、毕思琛等不敢为他求情。
    能说上话的封常清,支持李瑄的决定。
    高仙芝屠柘枝城,是大唐经略西域以来最失败的行为。
    大唐想要经略河中,安抚河中诸族,为第一要务。
    拿下要屠城的贾崇瓘,使河中诸国明白李瑄和高仙芝不同。
    为了河中诸国,敢在关键时刻罢免主将。
    事实证明,李瑄的行为是对的,河中诸国感动得稀里哗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