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大唐天将军 > 大唐天将军 第484节

大唐天将军 第484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琴台和坐席也摆在沉香亭前。
    李瑄放下琴后跪坐。
    凡能看到李瑄,目光皆被李瑄吸引。
    一袭紫色圆领长袍的李瑄,少年英俊,以独特的气质,坐在灯光和月辉交织的地方。
    人们觉得他是大才子,没人敢想相信李瑄能跃马持槊,横扫万夫。
    李隆基期待李瑄指下的音符,更期待李瑄能做出让他心怡的词。
    他需要这样的“知音”。
    杨玉环更别说,妩媚又清正的眼眸凝视李瑄,静静等待。
    “噔……噔……”
    李瑄轻舒一口气后,缓缓抚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起初的声音,淅淅沥沥,像是细小的雨一样,无比的轻柔与细腻。
    周围的人好似刚一接触曲调,就被拉入不同的意境之中。
    那时一种清静悠远的感觉。
    他们第一时间,脑海中想得是天空中的圆月,还有一种思愁情绪。
    或许李瑄的琴技不算高超。
    但李瑄的曲子,有些绝世,让人情不自禁地代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李瑄继续深入自抚,低缓悠远,飘渺入无。
    很快,李瑄就觉得自己陷入悦己的状态中。
    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泛起远古之思。
    泛音则如天籁之音,有一种飞仙之感,在天上,在月中,在云间……
    按音更为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绵细悠长。
    李瑄像是在用伏羲琴追逐仙……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泛音象天,散音象地,按音象人,天地人三籁交错,让人心中五味陈杂。
    琴音变得急促和有力,也代表李瑄的心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终却是一种介于欢喜和伤感之间的状态,如泣如诉,每一个音符,都让人久久回味……
    杨玉环看着李瑄的弹奏,不自觉将手放在胸前,她眼中也有盈盈水光。
    李瑄在弹奏琴弦,而她的心弦,早就被李瑄拨动。
    她的意识仿佛回到咸阳原的夜晚,在猛虎飞扑而来的时候,李瑄健壮的身躯挡在她前方。
    他将她抱起,那富有男子汉气息的胸膛贴在她的脸上。
    倾慕的种子,在那一刻就已经种下。
    她悔恨自己为追求富贵……
    以至于李瑄今时今夜在她面前,却像月光一样遥远。
    她罕见地没有盛装打扮出席夜宴,但李瑄似乎没有多看她一眼。
    泪水无声无息地留下脸颊。
    她知道,自己配不上李瑄。她为寿王妻,甚至投入李隆基怀抱,是因为李隆基更有权势,能让她得到她想得到的一切。
    连远在涪陵的荔枝,都在杨钊的建议下,修一条官道,通过驿站运输过来,保持鲜嫩。
    天下奇珍异宝任她挑选。
    她能穿上最华丽的衣服。
    她是得到了想得到的一切,但也失去了她现在想要得到的。
    这两年来,无数个午夜梦回,每每泪水打湿衣襟。
    每有李瑄的战报,她一定要观读,表面的从容,与内心情绪起伏。
    但也只是仅此而已!
    李瑄永远是今夜的月亮,她希望李瑄永远如此明亮……
    意识到自己流下眼泪,杨玉环立刻用手帕拭去。
    好在,李隆基沉迷音律,没有看见。
    “啪啪啪……”
    李瑄曲毕,杨玉环最先鼓掌,她笑得开心,仿佛回到情窦初开的年纪。
    “大善!”
    李隆基看杨玉环笑靥如花,也大笑鼓掌。
    一时间,全场掌声如雷。
    比安禄山跳完舞的掌声,还热烈十倍。
    李瑄所奏,确实精彩。
    “天水王,真才子也!”
    “此曲清丽深沉,当为名曲,天下传唱。”
    “这么细腻的曲子,正应中秋,宴会后一定讨要。”
    “这曲子之妙,恍见李太白诗歌。”
    “天水王独领风骚….”
    文人才子争相夸赞李瑄。他们对李瑄没有那么大的政治敌意。
    不像某些大臣“言不由衷”。
    “天水王乃千年一遇的英杰。”
    杜甫对李瑄的曲子佩服不已。他很早就钦佩李瑄就惩治豪强,分地百姓的举动。
    他认为李瑄是心怀苍生的人。
    安禄山心里酸溜溜的,暗骂这些士大夫可恶,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胡旋舞比李瑄的琴曲差。
    难道会弹琴,真的很高雅吗?
    “臣所奏非阳春白雪,希望未惊圣人兴趣。”
    李瑄起身回到李隆基身旁拱手一礼。
    “太上玄元皇帝说‘大音希声’,庄子说‘至乐无乐’,七郎的境界已经很高了。”
    李隆基用他信奉的道家去举例,代表他对李瑄琴曲的认可。
    “多谢圣人赞扬。臣需纸笔,将去年中秋在边塞的词写下。下等之作,一直未敢示人,今曲已出。臣也不怕被议论了。”
    李瑄准备正式将《水调歌头》写出。
    “取笔墨纸砚,翰林学士准备抄录!”
    李隆基再次对高力士吩咐道。
    由于对李瑄的自信,他认为李瑄填词就算比《江南春》差,也差不到哪去。
    值得让所有宾客一观。
    杨玉环亲自将玉案上的水果、点心拿起来,递给宫女。
    为李瑄留下空间!
    她又拿起烛火,为李瑄照明。
    笔墨纸砚上来后,十几名翰林学士携纸笔在一旁。
    他们将纸放在宦官的背上,随时落笔。
    参宴者得知李瑄要为刚才所奏曲填词以后,纷纷起身扬着脖子看着李瑄所在方向。
    这无一不表明李瑄的声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瑄蘸了蘸墨水后,开始在灯烛下的白纸上,龙飞凤舞。
    开场惊艳。
    杨玉环随着李瑄落笔一字一句轻念。
    而李瑄写完一句,高力士大声念出。
    翰林学士心中一惊后,立刻在纸上抄录。
    “第一句是什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靠近的公卿,能听清楚,他向身后的人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本要等翰林学士抄录后传阅,现众人却被开头牢牢吸引。
    皓月当空,银辉满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