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精品文学 > 穿七零前,侯府嫡女搬空半座皇城 > 穿七零前,侯府嫡女搬空半座皇城 第481节

穿七零前,侯府嫡女搬空半座皇城 第481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但制作工艺却领先了至少几百年。
    这也是我们到现在没敢下定论的主要原因。”
    孟承望虽然一筹莫展,但林染一听就明白了。
    那座金像的女子看来确实是穿越过去的。
    而大燕也是她上辈子生活的朝代。
    林染又详细问了一些关于那处遗址的其他问题。
    比如说名字,或者具体年代之类的。
    会不会自己认识呢?
    但可惜的是,均一无所获。
    不过经过孟承望等人不懈努力地合作讨论。
    他们总算复原成功石碑上的一些字迹。
    只是却没什么大用。
    大概猜测这个女子应该姓时。
    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救下万千百姓。
    是以百姓们这才自发给她塑金身、供香火。
    其他的具体年代,或者再详细的内容就看不到了。
    林染听到这很快便抓住一个要点。
    “孟老,那史书上有没有相关记载呢?
    事关大燕国兴亡。
    这么重大的历史肯定有记载吧?”
    对于林染如此敏锐的历史头脑,孟承望还是很欣赏的。
    只是想到他们查阅的结果,他又再次叹了口气。
    “这个自然是查了。
    不仅查了,我们甚至把现存的所有关于大燕的历史资料文献都查了一遍。”
    “怎么样?
    有结果吗?”
    不怪林染如此急切。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如此在意那处遗址。
    尤其当听到那个女子姓‘时’,心里的紧迫感就更甚。
    她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孟承望这边能查到点什么。
    第504章
    搜罗古董字画
    可让林染失望了。
    孟承望摇了摇头。
    “我们能找到关于大燕的历史资料特别少。
    好像是因为大燕朝后世经历过一起史无前例的天灾。
    导致老百姓们死伤无数,幸存下来的人也是流离失所。
    差点连大燕文明都摧毁了。
    这就导致大燕朝的历史有一截断层。
    这部分历史直到现今仍是个谜。
    当然这信息还是我曾经在一本野史上看到的。
    只寥寥记载了几句。
    我也不敢确定是真是假。
    但我私心里觉得应该是真的。
    不然正史里怎么会没有大燕朝后期的记载呢?”
    林染也感觉孟承望看的这段野史可能是真的。
    只是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穿越以后,上辈子那个朝代竟然会经历如此严重的天灾。
    也不知道沈管家一家有没有事。
    不过很快她又失笑地摇了摇头。
    自己真是傻了。
    若是沈管家一家出事的话。
    哪里还会有沈泽?
    等一下……
    天灾?
    林染忽然表情一顿,连忙说出自己的猜想。
    “孟老,您刚刚不是说那处遗址的石碑上也提到过什么天灾之类的。
    那跟您看过的野史上面的记载不是重合了吗?
    会不会那个女子就是在这次天灾中救了那些老百姓?”
    孟承望闻言顿时陷入沉思。
    好半晌才沉吟着开口: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
    其实这个猜想我们几个老家伙也讨论过。
    只是最后被否决了。”
    被否决了?
    林染有些不解。
    孟承望解释道:
    “也不是我们几个老家伙看不起古代女子。
    只是若真如野史记载得那般是翻天覆地的天灾。
    那女子就算再厉害、再优秀,也不可能做到力挽狂澜。
    要知道就连当时大燕朝的皇帝都毫无办法,直接灭国。”
    所以这个猜测被一致否决了。
    林染闻言也有些迟疑了。
    难道真是自己猜错了?
    毕竟天灾确实是人力无法对抗的。
    自己都很难保证是否能安全活下去。
    更别提拯救无数老百姓了。
    反正她做不到那么伟大。
    因着一直想着这个问题,林染连中饭都没吃,就急急赶去上下午课了。
    好在时彦中午过来等林染一起吃饭。
    知道林染在跟孟承望谈话后,便没有打扰。
    自己去吃饭的时候顺带给林染打了饭。
    这下直接送到了教室。
    然后仅仅一个下午时间,整个历史系的学生都知道林染有对象了。
    还是经管系的时彦。
    要说为啥消息传播得这么快呢?
    还不是因为林染跟时彦两人长得太好。
    刚入学就被广泛关注着。
    结果现在听说这两人竟然是对象关系。
    不仅历史系单身男同志们的心碎了。
    就连经管系单身女同志们的心也碎了。
    他们才刚刚心动,都还没来得及行动,心就“啪嗒”一下碎成两半。
    不过伤感只是暂时的。
    很快他们便又重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
    他们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
    没有人知道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多久。
    每个人都是怀揣着各自心底的抱负奋起一搏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