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精品文学 >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第158节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第158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改明儿你去看看,要是合适就让姑娘在那吃。”
    钟妈妈倒是同意女儿主动提出的请求。
    钟爸爸一听,当即也觉着可行,说着过两天找个朋友一起去吃顿饭就能看个七七八八了。
    “这猪头肉要不是燕子亲手端回来,我都怀疑是你爸做的。”
    “……”
    大家都看向又幽幽叹息的钟奶奶,她放下筷子摇头轻笑起来。
    这一笑……预示着今年笼罩在钟家的悲伤终于过去了!
    第86章 意外买房
    十月的安怀迎来了王念觉着一年之中最舒服的时段。
    秋风不急不缓地吹拂过脸庞,带来甜得似乎有些过分的葡萄香气,其中还夹杂了丝丝泥土腥味。
    王念用锄头将深深埋在泥土里的芋头翻起来,只看了眼芋头大小就转身跟胡文丽说。
    “今天菜单里加两道菜,一道反沙芋头,一道芋头排骨。”
    “那是芋头?”
    被锄头翻起来的一个芋头个头都快赶上孩子脑袋那么大,胡文丽就没见过。
    “这种叫香芋,个头大口感更糯,你肯定喜欢。”
    空间种子种出来的芋头,去年尝试种了一颗,口感又沙又糯,而且个头大耐存放。
    今年就在墙边种了一溜,应该够吃个把月。
    “你开饭馆是真浪费才能,应该去教人种地,肯定能为社会发光发热。”
    胡文丽用铲子把王念挖出来的芋头铲到一边,蹲下身掂量了下重量,不由开起玩笑。
    这芋头重量对得上这么大个头,一个少说有四五斤,两个就够今天饭馆里用。
    “今天下午不用准备明天的材料,明天何亮结婚,我们一家要去做客。”
    又一个芋头被翻出,个头竟然还比第一个更大了些。
    “桂枝姐儿子?”
    “去年施桂枝一家很匆忙地去了广省,前两天回来说是就办个婚礼又要走。”
    房子刚买没多久,何亮就决定带上父母一起去广省尽孝,说是趁父母身体还健康要带他们多走走。
    王念自然万分支持,等施向明退休,他们夫妻也要到处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那我还错怪他们了。”胡文丽赶忙说道。
    去年何亮带着媳妇回安怀安家,听说没多久一家就买了房子搬到新家,至此之后好像就再没来过光华街。
    要真说起来,胡文丽对施桂枝的儿子儿媳印象不太好。
    父母好歹住了舅舅家快一年,这拍拍屁股就走,后头也没见上门来走过亲戚。
    胡文丽私下还和老肖抱怨何亮两口子没良心,没想到是自己小心眼了。
    “提起房子,我听施向明说你们也打算买房子?”
    王念和胡文丽成了朋友,施向明和老肖关系也变得颇为亲近,两人中午在食堂吃饭聊天时说起了公房转私的事。
    “我正想让你帮我拿个主意。”
    胡文丽很清楚,老肖之所以会把夫妻间商量的话跟施向明说,就是清楚他们的见识和脑壳都不行,最好能找个可靠的人帮着拿拿主意。
    “要补的房钱不够?”
    “不是。”胡文丽摇头,站起来拍了拍手掌上的泥继续说起:“钱是够,是老肖想干脆趁这个机会买个大点的房子,我们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三个人还行,以后要是有个儿媳妇……那怎么好意思让人姑娘和我们挤这么小的屋子。”
    老肖还是受王念家启发,不说也买个这么大的房子,至少能让孩子以后有个单独睡觉的屋子。
    现在肖家三口就挤在一室一厅,肖康平只能睡客厅。
    “有看中的房子了?”只一句话王念就猜出胡文丽肯定是有看中的房子,只是价格高眼下正处于犹豫中。
    “光华街十九号。”胡文丽往右边方向一指:“要不你现在就跟我去看看。”
    “十九号?”
    王念家是十五号,按理来说十九号应该就在附近,可她愣是一点都没听到旁边哪家要卖房子的消息。
    周玉英就住十八号,王念可是经常往那边跑,就没瞧见隔壁还有个十九号啊……
    胡文丽是个想到什么说做就要做的人,眼下也顾不上什么芋头,拉着王念就要出门去看。
    光华街十九号。
    还真有这么一个门牌号,只不过房子不是在十八号隔壁,而是在音像店右后方巷子里。
    原来这里竟然还有条巷子,与王念家前后院都挨着人行横道不同,继续往里走竟然还有很大一片房屋。
    只不过从光华街进去的巷子太窄,大家平时都往另一边进出,所以王念平时根本没注意到。
    屋子的建筑风格驳杂,有中式四合院,也有红砖楼,而十九号是其中唯一一栋两层小洋楼。
    白墙橘红色斜屋顶,很典型的外国风格。
    这期间应该被房主改动过,窗框和大门都是绿色木窗框,混在一起看着有些不伦不类。
    “屋子这一半是另外一家,右边才是要卖的屋子。”
    难怪正中间有两道门挨着,中间还砌了堵半人多高的墙。
    墙头上摆了几双鞋子和不少杂物,墙边甚至放着个痰盂,若有似无的尿骚味飘了过来。
    王念皱了皱眉没说话。
    房子结构同样是个口字型,正中间的高墙将院子一份为二。
    正屋上下两层,一楼一室一厅,二楼两间屋子,院子右边还有间厨房。
    王念在屋里匆匆扫过一眼,最后趴到了客厅后窗边。
    透过窗子能看到屋后有个小院子,院里一半杂物一半种了菜,还能听到鸡鸭的叫声。
    “这院子是你家还是隔壁的?”王念看了眼问道。
    “房主说是暂时给隔壁用,等我们买了房子就去要回来。”胡文丽说。
    “他要还是你们自己去要?”
    “这倒没说。”
    “我看这后院根本就要不回来。”王念随手指向竖立在角落的几把锄头:“这院子隔壁用了应该不止一年。”
    几个蜘蛛网连接在锄头和墙壁之间,哪像是借去用一段时间的样子。
    之后王念又将目光落到了窗子,使了好大的劲才将窗子推开,随着嘎吱一声,晾晒在窗台上的鞋子掉落了下去。
    “你看这窗台上的水印子,没个几年能形成?”
    胡文丽凑近一看,眉心不由跟着皱了起来。
    窗台上几个灰褐色的水印子早已沁入墙里,不是长年累月晾晒根本不可能有这么深的印子。
    “看窗子肯定也有好久没推开过了。”王念摇头:“你可以找人打听打听隔壁这家为人怎么样再做决定。”
    要是完全独立不受隔壁影响的话,邻居怎么样可以不在考虑范畴内。
    但像这种分割过的房子,后院还连在一起,要是隔壁邻居不好相处,这日子过起来别提多糟心。
    胡文丽点头。
    两人又转到后院去,更加确认了王念对隔壁不太好相处的猜测。
    靠近隔壁的院子做了半面硬化,什么石凳果树收拾得相当干净,而这一边呢……鸡圈臭气熏天,菜地里还飘着股子粪水的气味。
    胡文丽很捂住口鼻,嫌弃的不行。
    “差点被骗了。”
    他们来看房子时完全被对方天花乱坠的说辞给蒙骗了,还高兴以后也有个院子能种点菜吃。
    “出去问问。”王念提议。
    两人继续往巷子深处走了两步,很快就在一家小卖部门口瞧见好几个晒太阳的大爷大娘。
    大爷们正在下象棋,王念凑上去看了会儿,很快状似无意地询问起t十九号的情况。
    “十九号!你们是来买房子的?”
    看来大爷肯定知道十九号的情况,抬头看向王念那一眼,目光复杂得很。
    王念忙点头:“我就住前边十五号,这不是听说十九号要卖,我赶忙就叫我姐姐来瞧瞧。”
    “你就是[家里饭馆]的老板?”大爷一嗓子,立刻引来许多人的注目。
    王念硬着头皮点头。
    “我孙女就在你家饭馆吃中午饭。”大爷态度瞬间一变,乐呵呵地请两人坐下来:“我专门去瞧过回,什么时候饭馆能推出老年人午饭,我一定去照顾生意。”
    老爷子是退休职工,儿子儿媳上班,孙女上学,中午就剩他一个老头子随便在家对付两口。
    孙女回家说了不下十次让爷爷去饭馆里吃中午饭,五毛钱总好过在家里用开水泡冷饭对付。
    说得多了老爷子就想着要去探一探究竟。
    这一看还真觉得不错,饭馆瞧着干干净净,所有的菜都是现炒,色香味前两者起码就相当不错。
    老爷子说这话那真是百分百真心,只要王念现在说一句成年人也能去吃学生饭,他中午就准去打饭。
    可惜王念只是歉意地笑了笑:“我们眼下就两个人忙不过来,等饭馆里人手多起来一定多准备些方便街坊邻居。”
    “那可说好了。”老大爷乘势追击:“我们这少说有十几个大爷大娘能照顾你生意。”
    “一定一定。”王念笑。
    “既然是邻居,那有些话也就方便说了。”老大爷往十九号房子抬抬下巴:“你们最好别去蹚那趟浑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