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农门团宠小娇娘 > 第666章

第666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蒋子杰拱手道谢,扔了香蕉皮,这才说起正事儿。
    “这几日,有十七个官员主动联系了丞相那边的人。
    看这样子,丞相是要反击了。
    让哪吒注意一些,小心被他们算计了。”
    说罢,他还是有些生气,骂道。
    “这些没品的东西,小幺在京都的时候,喘气都不敢用力。
    如今倒好,抱团欺负一个小孩子,真是让人不耻。”
    大先生皱眉,想了想就道。
    “我会告诉太子,你还是要多用心查探,最好能查到他们的谋划。
    宫里这边不用惦记,崔将军很尽心。”
    “知道了,名单在这里,我都记下来了。”
    蒋子杰的性格是跳脱了一些,但行事还算有章法。
    名单一递,他就半瘫在椅子里,放心吃喝了。
    大先生难得没呵斥他,师弟妹们各有特性,但都是重情义之人。
    方玉正好送奏折过来,见到蒋子杰也是高兴,两人坐一起,说了半晌。
    大先生心里拿不动主意,就问方玉。
    “哪吒最近是不是有些过于强势了,再这么下去,中立派会不会倒戈到丞相那边?”
    方玉笑得了然,旁人还罢了,他自小看大的外甥,他可太清楚了。
    这一段时日的强势,哪吒就是故意的。
    这小子打着小心思呢,当初皇上毁了承诺,伤了他的心,也让他不再相信这个爹。
    即便这次皇上认错,又带兵出京,让哪吒监国。
    但哪吒这小子,恐怕还是不满足。
    毕竟自己握在手里的,同旁人给的可不一样。
    “大先生不用担心,太子想必有自己的打算。
    再说,这个时候看看谁是墙头草,也没什么不好。”
    大先生点头,也没再多说。
    在他看来,方家是真有几分神秘本事的。
    哪吒几乎是方家一手带大,旁的不成,自保总是轻松。
    就算朝堂闹崩了,又能怎么样,兵权在手,翻不出大浪。
    就算有些乱子,师弟回来,也会立刻风平浪静。
    说到底,这天下以后都是哪吒的,如今权当练练手了。
    “小幺那边可有消息?”
    “有,按照时日计算,这几日就该走出沙漠,到西域了。
    只不过要赶到金都国都城,还要三四日。”
    方玉应的随意,好似这样珍贵的消息,方家很容易就能得到。
    但京都到边塞千里,边塞到西域又是千里。
    横跨两千里路程,方家到底用了什么法子,居然能实时传递呢。
    大先生同蒋子杰对视一眼,都是忍住好奇,没有问出口。
    幸好这时候,哪吒从上书房回来了,见到二师伯,他很是高兴。
    蒋子杰性格跳脱,小时候可是没少带他这个侄儿玩耍。
    两人凑在一起,说得没完没了。
    大先生和方玉也没拦着,难得哪吒也有这样孩子气的时候。
    这段时日,他坐镇监国,整日绷着脸,倒是威严稳重很多,但免不得让人心疼。
    很快,午饭准备好了,众人到后院吃饭。
    院门一关自家人,大伙儿都更自在了。
    蒋子杰摘了帽子,脱了外衫,甩开筷子,不时同侄儿抢肉吃,闹的众人都是哭笑不得。
    饭后,晴红几个抱了个西瓜上来,直接杀了,众人分吃,到底让蒋子杰抱着差点儿撑破的肚子走了…
    不同于太和宫这边的欢喜惬意,景仁宫里,于文慧越发的心浮气躁了。
    她满屋子的乱转,抓了大宫女的胳膊,问道。
    “府里那边还没消息吗?”
    “娘娘别急,相爷一定有办法的。
    相爷为官多年,太和宫那位不过是个十岁孩子。
    也许那位折腾的越厉害,相爷越高兴呢。”
    第八百五十六章 蠢蠢欲动
    宫女是个聪明的,几句话就让于文慧安静了下来。
    “也是,那个小崽子才十岁,就敢这么藏狂。
    朝堂上,不知道多少人要害怕。
    到时候,许是不用我们出手,就有人教训他了。”
    说罢,她也有了心情,吩咐道。
    “让灶间做道三鲜羹上来。”
    宫女有些为难,“那个…娘娘,您用惯那个厨子,和花房的小贵子是同乡,经常走动,所以,他也被近卫军孙带走了。”
    “放肆!”
    于文慧狠狠摔了茶碗,“这日子到底什么时候到头儿啊!”
    这个时候,寿康宫的老嬷嬷从门外进来,笑道。
    “贵妃娘娘,这是因为什么,如此大发雷霆?
    可是不好如此,气大伤身。”
    于文慧下意识站了起来,问道。
    “嬷嬷怎么来了,可是太后有吩咐?”
    老嬷嬷笑着行礼,应道。
    “太后听说丞相大人的病一直不好,担心您惦记。
    所以,想接您和二皇子到寿康宫住几日。
    正好,您也抄写几本经书,给丞相大人祈福。”
    于文慧听得眼睛亮了,这是寿康宫得了宫外的消息。
    难道家里要动手了?
    她的憋屈日子要到头了?
    “好,这就收拾东西,一会儿本宫就过去。”
    老嬷嬷很开离开了,大宫女也聪明的把消息散了出去。
    太后常年礼佛,贵妃也是常年帮忙抄写经书。
    这是整个后宫和京都都知道的事,谁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太和宫里,吴总管接到消息,却是嘱咐叶迟。
    “吩咐下去,外松内紧,都给我打起精神,那边怕是要动手了。”
    叶迟赶紧应道,“是,我这就去嘱咐一圈儿。
    那边终于要开始了,没有千日防贼的,整天提着心也是耗神。”
    “快去吧,我也去禀告大先生一声。”
    很快,整个太和宫都知道了消息。
    但第二日,众人没等到寿康宫什么动静,反倒是楚家老爷子和楚一鸣父子进宫了。
    这几年,楚家异常低调,除了在文坛活跃,就是专心书院,从不涉足官场朝堂。
    去年的大考,楚家书院一举考出去六个举人,简直轰动了整个京都。
    要知道举人就是科考这条路上,最大的一个坎儿。
    童生是基本,秀才是入门,只有迈过举人这道门槛儿,才算有了做官的资格,有了考进士,做状元的希望。
    云起书院,重新开门两年,收下的学子,多半是童生,秀才总共才十几个,年岁也轻。
    没想到,这次居然取中这么多。
    有人私下说楚家是占了便宜,顶着皇后母族的名号,哪个考官敢不高看一眼。
    但考卷可是糊了名字,这理由也不成立啊。
    于是又有人说,得了皇上的特别关照。
    毕竟这几年,皇上待楚家没有一点儿怠慢。
    年节送节礼,四季果子,当真好似普通人家的晚辈孝敬长辈一般。
    但楚家,东西照收,请帖酒宴是从来不肯出席,更别说进宫了。
    后来,还是有消息七拐八拐从学院流出,总算解了众人的疑惑。
    原来,云起学院有个特别的小院儿,比照贡院所建,落雨的房子,挨近茅厕的考号,漏风的小隔间,一样不差。
    每个月,学院的学子,都要轮番进去考一次。
    自己做饭,答卷,蜷缩着睡觉,完全就是大考的复制。
    学子们从最初的不适应,偷偷抱怨。
    到后来的如同家常便饭一般,无论是分到臭号还是房顶漏雨的房号,照旧能淡定的答题,保护卷子,吃喝睡。
    硬是把一件苦差,变成了日常锻炼。
    所以,去年贡院大考时候,遇到了小雨天气。
    旁人手忙脚乱,云起学子却应对自如,一点儿没耽搁答卷。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当旁人被雨水打湿了卷子,因为寒凉发烧被抬出去,云起的学子们已经习以为常。还能给自己熬碗热粥,喝的西里呼噜…
    消息传开,有人佩服楚家这份心思和手段,更有人嫉妒抱怨楚家敝帚自珍。
    楚家听说之后,索性大大方方同登门宾客展示书院的模拟考号,顺带提了提,这是当年皇后娘娘亲手张罗的。
    于是,皇后的睿智远见,再一次让众人惊叹…
    如今时隔三年,楚老先生父子再次进宫,别说外人惊讶多思。
    就是吴总管都是欢喜意外,赶紧一路迎到皇宫门口。
    “老太爷,您今日怎么如此悠闲,来宫里走走?
    太子殿下若是知道,必定要高兴坏了。”
    楚老太爷拱手,笑道。
    “在家闲着无事,太子回来也有段时日了,老夫过来看看。”
    楚一鸣擅长画画,观察也更仔细一些,三人往宫里走,路上无人,他就小声问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