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农门团宠小娇娘 > 第377章

第37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以后缺什么,一定经常回来拿。”
    “好,只能这样了。”
    赵金莲叹气,又带了众人赶紧帮忙精简。
    最后,一只筐子里只剩了二十斤白米,一布袋馒头,一盒子点心,两坛子小咸菜,八个果子,一些调料…
    送了山峰离开,赵金莲免不得同福婶子聚一起,又没少闲话儿,都是惦记大孙子。
    倒是刘氏这个亲娘,一点儿也不担心,没少劝慰。
    金子和根生睡了一晚,早起时候,睁开眼,反应过来身出之地不是家里。
    即便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免不得有几分落寞。
    这就算离开家,自立了,从此要独自生活了。
    根生比金子大一些,很有哥哥的自觉,低声说道。
    “起来吧,今日第一次进学堂,别让先生以为我们懒惰。”
    金子点头,叹气道。
    “我知道,就是忍不住想想,家里这会儿在做什么。
    应该吃早饭了吧?我娘还说先前腌的鸭蛋…”
    不等他说完,两人就嗅到一阵浓郁的米香。
    两人都是眼睛一亮,迅速翻身下炕,胡乱穿了外衣跑去外边。
    山峰正在整理书桌上的东西,见主子起来了,就笑道。
    “少爷,我昨晚从家里偷偷拿了一些白米,还有咸鸭蛋、酱瓜之类。
    河石正在熬粥呢,马上就能吃了。”
    根生和金子立刻笑开了脸,“这就来!”
    两人赶紧去洗漱换衣,打扮妥当再坐下吃饭。
    米香浓郁的白米粥入口,两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是离开家了,但这般看来,好似又没离开家。
    这就像刚刚会走路的孩子,挣扎几步,回身看看伸着手臂随时等着保护他的娘亲,立刻就不害怕了。
    山峰拾掇着两人的书包,嘱咐道。
    “少爷,家里还给了点心和果子,不多,但是够您二位与新同窗一起吃了。”
    金子会意,点头应道。
    “好,我们初来乍到,请同窗吃个果子是应该的。”
    根生也是点头,笑眯眯挖了一口流油的咸蛋黄,就着半个馒头就吃饱了。
    辛先生教课还是很严厉的,早晨带了两个新弟子进门,只是简单给原本的弟子介绍了一下姓名。
    都是年岁差不多的小子,众人自然对两个新同窗好奇了。
    好不容易撑到吃点心的时候,几个小书生就忍不住了。
    不想,金子主动说道。
    “先生,我们从家里带了一些点心和果子,可以拿来与同窗们一同分享吗?”
    辛先生点头,应道。
    “可以,不要大声喧哗,一刻钟后继续上课。”
    说罢,他就起身去了隔壁。
    山峰和河石立刻就端了托盘进来,果子被切成小块儿,码放在盘子里,插了不少的牙签。
    点心小食也是码放整齐,放在白色瓷盘里,很是干净的样子。
    金子同根生给众人行礼,“各位师兄,我们兄弟以后要同大伙儿一起读书了。
    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只带了些点心和果子。
    师兄们不嫌弃,就一起边吃边说吧。”
    几个小书生互相看看,再望望门口,显见学堂没给准备点心。
    他们早晨出门时候,通常还半梦半醒呢,多半空着肚子,就等这顿点心顶顶饿。
    这会儿就是不吃都不行啊。
    一个身形有些胖的少年,上前拿了一块点心就塞到了嘴里。
    “可饿死老子了,我先吃了!
    唔,唔,这点心是什么做的,真是绵软香甜,好吃!”
    众人见他一手又抓了两块,都是急了,赶紧挤上前,一人拿了两块。
    一盘子总共就十几块,手慢真是要被旁人吃光了。
    一个笑脸少年当先拿了果子,咔擦咔擦吃过之后,越发笑眯了眼睛,同金子和根生夸赞道。
    “程师弟,万师弟,这果子真是水灵清甜!”
    旁人听了,又开始对果子下手。
    “哎,哎,给我留两块啊,我可没跟你们抢点心!”
    笑脸少年撸了袖子,可惜还是抢不过同窗们。
    根生想了想,扯了他的袖子,偷偷递过去一整个果子。
    “这是我的那份儿,请师兄吃,已经洗过了!”
    那少年立刻欢喜了,接过去就大大咬了一口。
    “行,小师弟有心了,以后师兄罩着你!”
    少年人的友谊,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一起抢吃点心果子,也就熟悉了。
    不过一会儿功夫,众人就各自报了姓名,闲话儿说了一箩筐。
    慢慢从果子真甜,说到京都哪家的点心好吃了。
    几个师兄很有自觉,主动邀请两个新师弟,休沐时候去街上玩耍…
    隔壁屋子里,辛先生一手握着书,一手拿了点心或者果子,吃的香甜。
    偶尔侧耳听听隔壁的动静,无奈笑了笑。
    不愧是方家的子弟,用吃食开路的招数,简直是如出一辙。
    但又不得不说,百试百灵。
    就是他,方玉离开京都之后,除了年节,他也很少吃到这么好的果子和点心了。
    不过,以后是不用愁了…
    不说金子和根生顺利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只说东州府这边。
    东州府的府尹夏侯敬元,突然昭告天下,脱离大魏朝堂,效忠死而复生的九殿下夜天逸。
    愿为九殿下马前卒,为大魏清除昏君,恢复正统,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紧接着就是统领三千东州府兵的将军陈大海,同样昭告天下,效忠九殿下,拨乱反正!
    消息一条接一条的传出来,在无人怀疑九殿下死而复生是假的!
    短短七年,不是七十年!
    九殿下的威名,整个大魏,人人都记忆犹新。
    当年,先皇酒色过度,骄奢淫逸,突然过世之时,没有立下太子。
    朝中四个皇子各有势力,或者母族,或者师门,或者妻族,都支持他们争夺皇位。
    一时间,京都乱成一团,大魏更是被分割开来。
    而那个时候,边关外族虎视眈眈,就等着大魏这头猛兽倒下之时,一哄而上,分而食之。
    幸好,多年隐隐养病的恭亲王挺身而出,带领重臣和因为自小病弱,垂垂欲死的三皇子,亲自去了玉皇顶。
    恳求出生就被送到玉皇顶学武的九皇子出山,拯救大魏江山,拯救大魏百姓于水火。
    第四百八十三章 当年丑事
    九皇子那时,只有十九岁,血脉里的尊贵,加者俊秀的容颜,出尘的气度,不凡的武艺。
    让他已经在江湖上闯下了赫赫威名,被尊为江湖第一公子,尊号无尘公子。
    取目下无尘之意,并不是说他多骄傲。
    而是这等谪仙一般的人物,他眼里应该没有这世间所有污秽,哪怕尘土都不成。
    恭亲王苦口婆心,大臣们跪拜肯求。
    九皇子都不曾应允下山,虽然没有在皇宫久居,但那处地方是人间极贵,也是极脏之地,他还懂得。
    玉皇顶上下不希望他掺和,他也不愿掺和世间纷争。
    最后,还是三皇子长跪不起,直到吐血,奄奄一息。
    九皇子到底答应了,玉色长衫换了铠甲,手执长剑下山。
    无数江湖豪杰闻讯前来帮手,开城门,烧粮草,遇山开山,遇水搭桥,助力良多。
    而九皇子每战必冲锋在前,救人无数,也战无不胜。
    他没有太多话,却因为一把剑,因为不舍兵将折损,常常独自冒险,收服无数忠心下属。
    不过半年,分崩离析的大魏,因为始作俑者的四个皇子去见阎王爷,而终于免掉了亡国之险。
    边关外族,也到底没敢踏进来一步。
    大魏人人欢呼,各个喜极而泣。
    恭亲王和重臣们都跪请九皇子登基,九皇子一直没有点头。
    直到京都之外二百里的落日坡,九皇子却突然暴病身亡了。
    有人说是征战时候旧伤复发,有人说是遭了毒手,有人说是九皇子隐退了。
    总之,所有人看好的皇上人选就这么没了。
    恭亲王因为生气上火,只隔了一日也过世了。
    恭亲王之子,带了恭亲王的尸身和一万精兵,远走西南边关。
    一时间,大魏的皇位居然空悬,无人继承。
    这个时候,奇迹一般,一直半死不活,虚弱之极的三皇子,居然有了“好转”。
    虽然还是不能像九皇子一般战无不胜,但也同普通人差不多了。
    一些将领突然开口拥护三皇子登基,众人无论看出什么蹊跷的,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只能跪地磕头了。
    结果这一磕头,就让所有人后悔了七年。
    不知道是不是先前多年病弱被欺辱的厉害了,新皇登基之后,简直彻底放飞自我了。
    只专心朝政不到半年,之后就开始越发无厘头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