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惊悚悬疑 >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302节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302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松开按在剑柄处的手。
    陈玉楼朝它招呼了声。
    怒晴鸡立刻展翅,破空落在了他肩上。
    作为契约灵兽,他能无比清晰的感受到怒晴鸡身上变化,气息比起之前明显又增长了一截不止。
    这类天生灵物。
    提升境界实在简单。
    猎杀妖物、吞食血肉妖丹,就能胜过一年半载的打坐之功。
    不过,它这套法子却也只有怒晴鸡才适合。
    人要是如此。
    那就是彻彻底底的魔道。
    别说精进修为,飞升成仙,能够保持清醒,不被心魔侵袭,最后在三灾九劫下魂飞魄散都算是八字够硬。
    怒晴鸡目光四下扫过。
    吞食了那头鬼物后,似乎有些意兴阑珊,又想离开去桥下掠食阴气。
    不过。
    这一次,陈玉楼却将它留了下来。
    既然吞食鬼物便能提升实力。
    那最底下一层,献王影骨棺中的石精呢?
    妖、鬼、灵、精。
    魑魅魍魉。
    从如今看来,怒晴鸡似乎百无禁忌。
    这一趟见了不少,除了山魈遗骨中的灵对袁洪有着大用,其余之物皆能助它修行。
    此刻,周围众人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完全没有想到,怒晴鸡会忽然出现,一口将鬼物吞下。
    “灯给我。”
    陈玉楼却不再耽误。
    只是朝一行伙计伸了伸手。
    “是,掌柜。”
    反应过来的几人,纷纷撤下草盾,提着风灯走近。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将灯火照向了窨子棺下。
    刚才那一番厮杀。
    山崩地裂的撞动之中,地面被打破好几处,也露出来一条条漆黑糜坏的木枋。
    “底下也有座椁室?”
    看着重重堆积,密集成排的木料。
    凑上来的几个伙计,忍不住一声惊呼。
    眼下,隔壁墓室里穿凿破墓的声音,还在不断传来。
    完全没有想到,就在他们脚下竟然还有一座题凑。
    只不过。
    和那座保存完好无损的椁室不同。
    身下那些黄心柏木,却是被潮气腐蚀的不成样子。
    几个伙计拿着钩索穿过,用力一拽,一座半尺见方的木洞便出现在众人跟前。
    风灯垂入底下一照。
    一具通透幽蓝的棺椁,瞬间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不是错觉……”
    第140章 冥府石精、黄金甲尸
    看清地下那具幽蓝棺椁。
    花灵眼神不由一亮。
    之前惊鸿一瞥,她就看到了那道荧光,只不过受心乱影响,再加上墓室四周还有九盏摇曳的鬼火。
    所以,她才会误以为是错觉。
    而今看来。
    三狱骸骨、妖、灵、鬼物。
    才能镇得住这座椁室。
    这座千年古墓的最深处,一定隐藏着大恐怖。
    “底下还有一层?”
    “算下来,这都快到幽潭上了吧?”
    “藏得这么深,会不会就是献王真身?!”
    随着那盏风灯划过,原本还沉浸在空手而归而愤慨难平的卸岭盗众,这会心神再度激动起来,目光死死盯着那口棺材,激动难掩。
    “不是献王,来头肯定也不小。”
    “椁室题凑啊,没听掌柜的说吗,那可是皇陵专用。”
    “既然上边可能是献王妻子,这底下会不会是献王之子?”
    “杀子陪葬?不太可能吧,虎毒还不食子,这要是真的,他娘的那也太狠了。”
    一帮人低声争论着。
    听得陈玉楼心中一阵好笑。
    都有点惊叹于他们的脑洞之大。
    整个献王大墓,能视为陪葬者其实只有两人。
    一是山外谷内那口绛血玉棺,第二就是头顶那方椁室。
    甚至这两人,大祭司是为了更弦改章,契定风水,而献王妻棺,同样是为了实现天门地户的登仙格局而存在。
    其余人,在献王眼里和蝼蚁并无区别。
    还虎毒不食子?
    只能说他们还是年轻,把他想的太过简单了。
    为了成仙大业,别说子女,就算爹娘估计他都会毫不犹豫下手。
    “破棺。”
    收起心绪,陈玉楼一挥手。
    刹那间,一帮人哪还忍得住,饿虎扑食般冲了上去。
    提起刀斧钩爪,不到片刻的功夫,地下椁室就被清理出来,被木枋遮住的古棺也渐渐露出了全貌。
    椁室大概三米见方。
    四周漆黑幽深。
    横着的古棺就占了大概三分之二的空间,一眼扫去,说不出的逼仄。
    而且。
    此处是他们进入天宫后,第一次感受到潮气深重。
    也难怪连黄心柏木,都能被腐蚀的如此严重。
    仿佛隔着层层叠叠的木枋,都能听到地底深处,瀑布坠入深潭中溅起的水花声。
    不过……
    随意扫了一眼。
    众人目光就被那具横棺吸引。
    即便棺身上落满了灰尘和木屑,但被前后两盏风灯一照,还是映出璀璨如火的流光。
    积尘下,似乎藏着一块巨大的玉石籽料。
    幽幽如精灵般跳跃的光芒,让一行盗众完全沉浸其中。
    老江湖都清楚。
    墓中明器,最为值钱的往往都不是金银,而是玉器。
    古人对于玉的追崇,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几千年时间里,在玉石雕刻上,也衍生出无数种技艺。
    可能一块玉料就足以换来千亩良田。
    他们中不少人,几代人都是跟着陈家吃饭,对当年搬金楼之事耳熟能详,如数家珍。
    除了那件压轴的汝窑冰裂纹瓷瓶。
    其中最为出众者,便是一只玉胎鼻烟壶,玉石生烟,青玉如水,几条鱼儿在其中来回游动,栩栩如生。
    本以为老榕树中那具绛血玉棺,就已经是世上少见,价值连城。
    没想到,一山更有一山高。
    身下那座闭玄冰古棺明显更为惊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