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 第313章

第31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此刻的云梦泽比诗文里还要震撼。
    “云梦泽”的称呼源自楚语,但楚人自己是不称呼其为“云梦泽”, 而是为“云梦”。因为在楚语中, “梦”就是“泽”。哪怕经历了大秦, 这里还是老楚人的聚集地。
    吴臣是个和父亲一样务实的人。在吴芮还任番县县令时, 按照此时的规矩, 吴臣常帮父亲处理公务, 算是半个县令。
    他见刘盈因自己的劝诫, 像个孩童一样闹别扭, 心中没有因“得罪”太子担忧,反倒与刘盈更亲近了。
    吴臣体贴地转移话题, 说起了长沙国的治理。
    长江之北为“云”,长江之南为“梦”。
    战国后期, 因人口增加, 云梦的面积便已经缩小,后世产粮重地“洞庭湖平原”的雏形出现。
    而冲积平原的雏形, 就是一片一望无垠的沼泽地。
    如何将沼泽变成平原?
    吴芮病逝前, 还在腿脖子上裹着皮革,双手拄着拐杖, 每日行走在能没入小腿的淤泥中。
    他需要修许多渠道水坝水车,将沼泽的水排干, 才能把沼泽地变成水稻田。
    吴芮原本的领地番县, 现在已经划给了淮南国,这一片地方的人对吴芮十分陌生。
    失去了民众基础,吴芮的工作很难开展。
    云梦泽这片区域民众构成非常复杂。楚人、秦人和土著野人混杂。
    吴起变法时, 曾将大量旧贵族迁来,促进了云梦泽的开发。但吴起死后,楚王便弃用了新法,云梦泽的开发也中止了。
    秦始皇也曾迁徙民众开发云梦泽。但秦朝统一的时间太短了,且徭役过多,让当地人感到畏惧。
    吴芮想动员他们修水利,他们只以为吴芮又要害他们,十分抵触,往山里逃。
    吴臣道:“阿父无奈,便停止了计划,承诺不会兴徭役,才安抚住他们。虽然临湘看着平和,实际上……唉。”
    吴臣和吴芮身为秦臣,是有点看不得地方“野蛮生长”的。
    但如后世太史公《货殖列传》所言,因水热条件好,楚人饭稻羹鱼,火耕水耨,果隋蠃蛤,很难饿死,所以生活十分懒散,得过且过,几乎没有富裕之家。
    吴芮在番县当县令时,依托秦国的强大威势,番县人不敢懒惰。吴芮是能吏,在他的带领下,番县人很快就富裕了。
    将领地换到长沙国,吴芮虽然是长沙国的王,长沙国给当地人的威慑远远不如大秦。
    吴芮又不是一个暴虐的人,见当地人不想干活,便也懒得催了。
    吴臣提起此事,颇有些憋屈。
    刘盈的注意力成功被转移,捏着下巴沉思。
    南方和北方不一样。北方水热条件不好,人手不足的时候,光是种出果腹和纳税的粮食,庶民便已经拼尽全力;南方则在种地之余,还能有空闲劳动力。
    但人只要饿不死,就难免懒惰。当地土生土长的楚人别说主动修水利,连耕地都懒得细致伺候,一把火烧了就算耕了。
    后世南方好几次大开发的开端,都是北人逃荒南下,来南边“卷”出来的。
    现在北方自己种粮食的人都不够,不能迁徙北人来“卷”南人,就只能靠强制的行政命令来让南人努力。
    哈,确实难。
    吴芮在番县,即后世鄱阳待的时间,远没有吴家在长沙国经营的时间长。但后世对吴家的纪念,却集中在鄱阳。岳阳几乎没有吴家人的传说。
    由此可见,吴家人在长沙国当王的时候,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政绩。
    刘盈来长沙国之前,还以为是吴芮年纪大了,所以懒得动了。而后世子孙又沉溺享乐,不想做事。
    听完吴臣抱怨,原来吴家人没变,只是环境变了。
    刘盈道:“想回番县吗?等灭了淮南王,我和阿父说说,给你们换一块领土。番人也一定很想念你们。”
    吴臣笑着摇头:“我们家在番县声势过重,还是算了,就留在这里吧。什么都不做也挺好。”
    他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但神情很坚定。
    刘盈便不劝了。
    云梦多洪水。几乎长江汛期一来,云梦平原就要被淹一次。楚国、秦国都曾修建堤坝和水渠。
    吴芮也想修缮在战乱中荒废的堤坝和水渠,顺带改良更多的沼泽。既然当地人不愿意,那就只能暂时放着这里不管。
    刘盈不惧怕吴家的声势。吴家人有改良沼泽地的经验,他便会把吴家人派到南方各地开垦田地。
    番县,也会迎来新的吴家人。
    庶民无远见,这是无奈之事。
    只是能吏有限,朝廷能支援的力量也有限,让能支持能吏工作的地方先发展,也是无奈之事。
    洞庭湖平原现在无法立刻开发,就先开发鄱阳湖平原。反正湖南江西都是后世重要产粮地,哪边先开发出来,对大汉来说都一样。
    嗯?你问刘盈既然想让吴家人回番县,为何不继续劝吴臣?
    我堂堂汉太子作决定,何须他人同意?下命令便是!
    吴臣以为刘盈没有继续劝他,是理解了他的苦衷。
    刘盈确实理解了吴臣的苦衷,但没打算顺着他的苦衷。
    这误会,吴臣现在还不知道。
    他只以为,刘盈确实还是当初那个很乖巧、很体贴的好孩子。
    两人一路聊天,终于到了吴芮的陵墓。
    吴芮早已经下葬。
    吴芮的墓葬就在长沙国境内。这个墓葬,在后世早就失去踪影。
    不过鄱阳给吴芮立了多处衣冠冢,直到现代还香火旺盛。
    吴臣本想让刘盈休息几日再来拜祭父亲。刘盈不同意。
    他来到吴芮的墓碑前,非常不客气,也不礼貌地拍拍石碑,抱怨道:“伯父还说下次见面,带我去湖上捕鱼。捕的鱼不给驺无诸吃。伯父骗我。”
    驺无诸和驺摇就在长沙国。
    他们送别了吴芮后,听闻刘盈要来,便留下等刘盈。
    驺无诸和驺摇与长沙国的相国利苍同来,本正打算给刘盈行礼,就听到了刘盈的抱怨。
    驺无诸见刘盈虽然长高了、长壮了,性情还是当初模样,便懒得装了。
    他很随意地对刘盈拱了一下手,道:“那老贼居然说过这样的话?他不给我吃鱼,我不会抢吗?”
    刘盈回头:“伯父说你打不过他。”
    驺无诸往旁边啐了一口:“呸!”
    驺摇手足无措,不仅恭恭敬敬地向刘盈行礼,还为驺无诸的无礼道歉。
    驺无诸嫌弃道:“你何必紧张?太子自己都不在乎。”
    驺摇严肃道:“太子与我等亲近,你就更该注重礼节!”
    “没错!你不尊重我,等明日我休息够了,我们打一架。”刘盈阻止二人吵架,“你可以自己上,也可以派壮士上。你赢了,以后再不需要向我行礼;我赢了,你跪下叫我老大!”
    驺无诸:“……你是顽童吗?”
    刘盈笑道:“我是啊。怎么,看见我已壮,不敢?”
    驺无诸懒懒地抬了抬眼皮,道:“你是以太子的身份来约战,还是以刘盈的身份?”
    刘盈道:“是以吴伯父侄儿的身份。你居然在吴伯父墓前称呼吴伯父为老贼,还污蔑吴伯父打不过你。我定要为伯父出口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