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精品文学 > 青竹 > 第188章

第18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今年还有好几件事,去买丝絮,做被褥,做冬衣,还得去问问马五他找的大夫到了吗。
    冬衣的事好说,他们到刘三的铺子去问问就行了, 他那儿没,也知道哪家卖。
    还多亏先前他送的布,天凉了后大嫂给沈青越做了套秋天穿的衣服,用的就是刘三送的比较厚的布。
    里面再套上沈青越自己带来的t恤, 不下雨就不冷。
    大夫的事麻烦点儿。
    马五前两天去邻县了,不知道回没回来。
    姜竹打算去买丝絮时候顺便问问。
    沈青越也要到池家的书坊去送新画的线稿顺便看看进度。
    他们先去交了线稿, 看了会儿刻板的进度。
    池远舟家师傅先前大多是刻字儿的, 还有几个是刻石刻、佛像的, 这会儿真是被赶鸭子上架, 适应了这么多天, 渐渐也从紧张到习惯再到麻木然后淡定了。
    虽然赶工急, 但这世界没有电灯。
    池远舟想当个压榨人加班的资本家都没那条件。
    天一黑, 师傅们就下工。
    什么忧愁等明天太阳出来了再说吧!
    沈青越和他们还算熟, 来了就被拉着看看印出来的效果, 有时候师傅们没信心了, 也想找人给鼓鼓劲儿或出出主意。
    姜竹看了一会儿, 见他帮不上忙,还有点儿碍事,说先去找刘三买丝絮。
    结果姜竹才走没一会儿, 沈青越估计着距离和时间,顶多刚够一个折返,姜竹就兴奋地跑回来了。
    人还没到,老远就听见他一迭声地喊“沈青越”“沈青越”“沈青越”。
    沈青越连忙出来,怕发生了什么。
    虽然语气来听,好像是开心的。
    “怎么了?”
    “你认识这个吗?”姜竹抓了一团儿雪白的……棉花?
    姜竹:“刘三说这个是从海上运过来的云絮,比丝絮还暖和,他说是地里长出来的,不是动物的毛,你能用这个做被子吗?”
    “嗯。”沈青越接过来摸了摸,捏了捏,又搓了搓,确实应该是棉花。
    他也没怎么接触过这样状态的棉花团。
    沈青越本想烧烧看,但想了想,他忘了棉花烧出来应该是什么状态了,和羊毛有什么区别吗?
    然后,他摘了口罩,把棉花团往鼻子前凑了凑。
    姜竹很紧张地看着他,生怕他突然喘不上气开始咳嗽。
    沈青越:“好像没什么味道。”
    姜竹:“……嗯。”
    他也闻了。
    确实没什么味道。
    而且他比沈青越更熟悉动物的毛,就是自己试过了,觉得确实不像是动物的毛发弄成的,也比柳絮、芦苇絮、香蒲蓬起来更紧密,更柔软,他才赶紧跑来给沈青越看。
    姜竹:“那咱们买这个?”
    沈青越:“多少钱?”
    姜竹:“不知道!”
    沈青越:“……”
    姜竹很急。
    刘三说最近县里有钱人都在买这个,他怕晚去一会儿卖光了。
    沈青越才不信那奸商胡扯。
    姜竹听都没听过的东西,土著们接受起来能有那么高吗?
    买点儿回去试试的人肯定不少,但一上来就把丝絮被褥全换了,怎么可能?
    再说了,他才开铺子多久,能有几家有钱客人?
    说不定弄这东西来就是为了搞噱头的。
    就是不知道他多少钱买的,他们俩赚点儿钱不容易,可别太贵了。
    到了布铺,刘三:“你们要就一两银子一斤吧。”
    沈青越:“……”
    他印象中做床被子就要四斤八斤的。
    山里只会更冷,他需要更多。
    沈青越往那儿一靠,“你是不是坑我呢?”
    刘三:“怎么可能!”
    刘三不肯降价。
    沈青越让他多送点儿他都不松口。
    然而棉花是过冬刚需,还偏偏是值钱的新鲜东西,沈青越也砍不下来,他终于是尝到了从前卖扇子时他一文不给刘三降的回旋镖。
    不过沈青越拒绝当这种纯种冤大头。
    棉花凭什么卖得比羊毛还贵?
    他就要五斤。
    姜竹不干。
    没听过广告的小朋友,听人家说一句比丝絮暖和就想要掏干家底了。
    最后扯来扯去,他们买了十斤棉花。
    又买了十斤的丝絮。
    凭什么看不起蚕丝被了?
    蚕丝被也挺暖和的。
    做被褥的布也买了些,要轻软贴身的。
    沈青越想说,别买了,还不知道他能不能用得上呢。
    可话到嘴边,他又咽回去了。
    沈青越平复了下情绪,一拉姜竹,“走,咱们上别处去买。”
    刘三这才嘿嘿笑着要给他们打折。
    姜竹还买了三匹厚布,他要浅黄色的。
    浅黄色的看上去暖和。
    刘三:“这颜色冬天可不耐脏。”
    姜竹:“我要做床围子。”
    沈青越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床围子是个什么东西?
    屏风吗?
    姜竹给他形容了一下,他明白了,帷幔嘛!
    这倒是个好主意。
    四周和顶都围起来,能保暖挡风。
    沈青越还真没想出这主意来。
    主要是他们山上人少、干净又凉快,他还不是那种被蚊子追杀的体质,一夏天过去,蚊子都没见几只,没想起来蚊帐,更没想起来帷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