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精品文学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17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17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然后又拿了三块出来,打发于朵想吃什么水果就去买。
    正好于鹏和娜娜回来了,三姑侄高高兴兴的就拿着经费出门了。
    就按照路璐姐指点的方向找过去。
    于凌则到厨房继续做饭。
    于朵把饭蒸上了,菜摘好了,肉也切了。
    今天不是家里的吃肉日。是回来的路上,于凌掏两块钱和肉票买的。
    都不用问路了,顺着那些拎着甘蔗、菠萝、梨、杨桃、柠檬的人的反方向走就对了。
    这个时节,北京可真没有这么多水果吃。
    这还是路上好带的,估计不好带的人家都没选择运回来。
    毕竟运回来,日夜兼程也要几天的嘛。
    那这一货车的运,肯定也蛮赚钱的。
    衣服还可以买了自己扯布做,照着从南方回来的款式做。
    但水果没办法啊!
    没见这些买水果的人都一脸满足啊。
    如今大家是穷。如果不是知道二姐今天肯定赚了不少,于朵也不会去敲竹竿让她请吃水果。
    但也有有钱人啊。家里挣钱的人多、花钱的人少那种,还是舍得花钱买一口吃的的。
    于朵想吃杨桃,她告诉侄儿侄女,“切出来就是五角星。”
    北方是没有杨桃的,除非是种在温室里。
    她也是前几天在高老师那里吃过,是她娘家人送来的。
    两个小的就没吃过杨桃,听说切出来是五角星的形状还挺兴奋的。
    “小姑,那我们买杨桃吃。”
    “好。”
    于朵话音未落,已经认出了正在货车上往下一筐一筐下货的那个黄毛。
    那不就是到家来通知她和大哥去私房菜馆接二姐的人么。
    他是,朱丹的手下!
    这个生意是朱丹的。
    最近黑市被抓得比较凶。原来她转而去南方进水果回来卖了。
    毕竟黑市收那个管理费是挖了国家的墙角。组织黑市跟个人倒买倒卖不是一个性质。
    所以过完年,黑市好多都沉寂了。
    至少生意也萧条了很多。
    朱丹有人手,她完全可以租一辆大货车去南方。
    路上怕出事,把黑市的人手都拉去,人手一根钢筋。
    路上踏实得很!
    这一车能运五吨呢,一万斤。这利润可就可观了!
    这靠钱赚钱,是要容易许多啊。
    看于朵停了下来,娜娜拉拉她的手,“小姑——”
    俩小的不认得黄毛。
    “哦,走,买水果。”
    还是得买回去。不然特地申请了经费,结果一点没买就有点奇怪。
    上次要不是于鹏说漏嘴,她原本没打算说出吃饭遇到钟言和朱丹的事的。
    这一次自然也不会说。
    不然二姐正因为这一单能赚几百兴奋呢,转头就听说朱丹和钟言一单赚几千。
    那就是给她添堵了。
    不过,朱丹的黑市已经开了几年,这个先发优势确实是有些大啊。
    吃过水果、吃过晚饭,于朵往隔壁的隔壁大院去找关大爷。
    那几个碎瓷碗补完、出货了。关大爷又清闲下来了。
    于朵坐在他屋里板凳上,和他说了钟言和朱丹赚大钱、快钱的事。
    关大爷道:“有本钱、有人手,还敢想敢干。他们现在活得风生水起的太正常了。如果他们真的倒了大霉,那咱们还有你二姐,估计也属于滑不脱的那一类。不过不用急,人一辈子的际遇很难说的。三穷三富都不到老!”
    于朵点头,“是啊,我们也全都在河边走呢。”
    “你不告诉你二姐就对了,她就先跟自己从前比嘛。”
    于朵笑了起来,二姐今晚门都不出。因为她的心飞扬真的是太明显了。
    大哥吃饭的时候看得出来为此有些纠结。
    于朵还好,她手头的钱目前足够用。就连高老师的手术费都凑够了。
    第86章
    晚上睡觉的时候,于凌的兴奋劲儿都还没有打住。
    比起这个回报,一路的辛苦、危险都不算什么了。
    一年一套房啊!
    而且是楼房,50多平米,浴室里打开就有热水冲淋雨那种。
    于朵看着她有点好笑,不过想想一趟能赚四五百的话,确实是会乐得没边啊。
    这都相当于嫂子一年的收入了。
    二姐曾经最耿耿于怀的就是那个被大哥、大嫂抢走的工作。
    如今能这样,确实是难免心花怒放。
    而且,本钱多了还可以规模化经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可真是大有钱途。
    于朵略微有些混乱了。
    关大爷补碎瓷器的手艺,只要有生意,一天能挣七八块。这是精细活儿,他得慢慢弄。
    经手倒卖古董,第一个月赚了两三百,第二个月三四百。
    高老师有英语方面的特长,靠着做翻译一个月能挣几百。
    具体几百得看翻译的书最后能不能集结成册出版。
    只是翻译稿费,一个月按八万字算,千字六元的话,就是四百多。
    不过,听章编辑说第一本书卖得还可以。
    如今改革开放,也增加了英文小说和杂志方面的需求量。
    而且恢复高年两年了,大学里也多了不少学英语的人。
    十年文化荒漠,他们对外国小说是有需求的。
    说不定可以再版,再拿一次版税稿费。
    这二位她觉得都是术业有专攻的人,挣高收入很合理。
    只要不是人为的不让人发挥所长,就是那句老话: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但倒卖东西,现在看来真的是钱途大好。
    就是因为现在做不到货通天下,所以朱丹、二姐这些敢为天下先的人利用地域差异,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以前也有做这些的行当,譬如马帮、譬如行商。也都是很赚钱的!
    那是因为从前交通都不方便。
    但现在有了长途客车、火车、甚至还有了飞机,四个现代化其中之一就是交通现代化。
    交通一定会越来越发达,四通八达。
    那会不会有那么一天,真的可以货通天下的那一天,他们就赚不到这个差价了?
    不过,到那一天,他们肯定早都赚够钱,转入其他行业去了。
    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些见闻,于朵是觉得新兴的行业真是越来越多了。
    这些行业能不能容纳得下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人口呢?
    第二天姐妹俩还是一样的出摊,生意同样很好。
    就有旁边摊位的人开始阴阳怪气了。
    昨天陈恳和徐然来了,毕竟是两个牛高马大的男人。
    今天就只有这两姐妹,有些人心态不平衡,又经过一天的酝酿,嘴巴就忍不住了。
    “难怪人家生意好,人家长得好嘛!”
    “就是、就是,还记不记得鲁迅有篇文章,里头有个豆腐西施,每天有人排着队去吃她的豆腐啊。”
    说话的两个人的摊位离于家姐妹的车摊最近,卖的品类相当,受到的影响也最大。
    这当然是觑了个生意清淡的时候说的,不然让客人当面听到,对大家都有影响。
    于凌火了,“所以,你们现在生意不好是在怪自己长得丑?那你们这是在丑人多作怪咯?”
    对方没有指名道姓,她却是不会客气。
    对方的手抬起来指着她道:“你、你再说一遍试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