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 > 穿越架空 > 快穿之回收站 > 快穿之回收站 第144节

快穿之回收站 第144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我就是想……能不能让我看看小朋友的花帽?”
    一顶花帽而已,年轻汉子就把帽子取下来,递给白教授。
    这是一顶粗布缝成的帽子,上头的花纹应该都是手绣。
    白教授长年在首都工作,也接待过不少外宾,送礼什么的,没少去工艺美术商店。
    几乎全国各地的名家名绣,他都是见识过的。
    跟那些名绣比,这绣艺,只能说原始又简单。
    但这小帽的图案,却是白教授从来没见过的!
    这个小帽的帽边一圈儿,是绣了一只只首尾相连的……小动物。
    这小动物集合了龙虾、蝎子、皮皮虾、蝗虫的一些特征,十足的四不像!
    而帽顶呢,却是一只盘旋着的凤凰。
    这种盘旋的五彩凤凰样式,白教授也是头一回见!
    “这个帽子,是谁绣的?”
    白教授激动得声音都变调了。
    果然,来云河县是对的!
    这种图案,如果是本地独有的话,那说明凤凰文化,没准就有可能是起源于这里呢?
    听到冯庚的翻译,小媳妇结结巴巴地回答,“我,我绣的。”
    不是吧,她的绣花手艺是不怎么样,跟她娘比差远了。
    她娘从前总是吓唬她,说她要是不好好学绣花,等结了婚会被婆婆笑话。
    可她没想到,婆婆没笑话,这首都来的老教授倒是……咦?
    小媳妇就看到,那位老先生,已经从兜里掏出了一把糖,塞到了她男人的手里。
    “给孩子的!我很喜欢这个帽子……上的绣花,所以想多问问。”
    冯庚翻译完,年轻汉子腼腆地收下了糖,“这个绣花帽我们村的小娃们都戴的,我小时候也戴过……”
    好家伙,这糖纸都花花绿绿的这么漂亮,一看就是首都的呀,他们镇上的供销社,压根就没卖的!
    一颗糖换一顶帽子他都乐意呀!
    小媳妇抱着的黑胖娃娃手里也得了一颗糖,高兴的咧开了嘴,流下了一串口水。
    小媳妇用袖子给娃擦了擦嘴,也接着年轻汉子的话往下说。
    “这个花样是我们这边几个村子的女人都会的,我娘绣得比我好多了呢!”
    江易从车底下钻了出来,试了试发动,发现这台破吉普,它又工作了!
    他正要招呼白教授和冯老师,就看到这两个正在和一对本地小夫妻聊天呢!
    “江易,你看这顶帽子!”
    白教授激动地拉着江易看帽子上的花纹。
    就刚刚,他出了三块钱,把这顶帽子给买下来了!
    江易接过来细细一看,眼睛也不由自主地瞪大了。
    在白教授眼里,这一圈小动物,是四不像,但在江易看来,这不就是龙虫?
    龙虫的特征,这绣样上全有啊!
    他前两天还吃了一串烤龙虫呢!能不知道么!
    而帽子顶上的五彩凤凰,可不就是木叶时代的五彩鸾凤?他不但见过,还养过呢!
    凤凰盘踞在顶,周边一圈龙虫,这意思很好理解,龙虫都是它爱吃的食物啊!
    而为啥给小孩子戴这样的帽子呢?
    江易福至心灵,那定然是为了孩子祈福,请凤凰来守护小孩子百邪不侵,平安长大呗!
    小夫妻两个人红着脸,拿着钱想要退给冯老师。
    这小帽子不过是自家织的粗布做的,绣的又不是很好,在集市上都不会有人想买的,哪能就收三块钱呢?
    江易冲着白教授点点头。
    “恭喜白教授,这个绣图,没准还真是关键呢?”
    白教授哈哈大笑,“这可太好了!小冯,你快给他们说说,这个帽子没准价值千金呢!让他们快收下,咱们去他们村子里做个访问……”
    三人开着咣咣作响的破吉普,跟着小夫妻去了他们村子。
    这是个依山而建的小山村,名叫半堆村。
    村子里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田地都是在山上开垦出来的小块梯田,看房子和村民打扮,比起大江村来,要穷困得多了。
    招待白教授他们的,正是那小夫妻家。
    能看得出来小夫妻已经是尽力热情大方了,黄灿灿的小米饭,韭菜炒鸡蛋,甚至还杀了一只小公鸡,给他们熬鸡汤喝。
    白教授当然不会占这个便宜,让冯老师给了钱和粮票。
    不到两个小时的工夫,白教授就有了不小的收获。
    除了小童帽的花样,他还发现了盖头上的凤凰呈祥图,供奉花馒头的笼子虫样式……
    “白教授,您看看,我家这个烟袋,说是老祖宗传下来,它有没有考古价值?”
    半堆村里的一个白胡子老头,也兴冲冲地举着自己的宝贝来找白教授。
    他们这半堆村,从古至今,怕是都没有今儿这么热闹了啊!
    听说这家的花帽子有考古价值,那家的盖头有考古意义,还有什么花馒头之类的,那没准他这个烟袋还是个宝贝呢?
    这烟袋不用白教授看,冯老师都知道没啥价值。
    它顶多就是有个玉石的烟嘴而已,上头又没花纹没字样的,能有啥价值啊?
    “老叔,您这个烟嘴是玉的,好好留着,肯定有价值……不过我们是来考察远古的历史的,就是上千年那种。”
    这位老汉的爷爷的爷爷,顶多也就六七十年吧?
    白胡子老头把烟袋往裤腰上掖了掖,“上千年啊?那咱们村也有呢!村头那个娘娘庙不就是?”
    白教授虽然听不懂方言,但他在来的路上,被车颠得实在难受,就转移注意力,跟冯老师学了娘娘庙,凤台集、凰尾坡的本地话发音。
    他就看向冯老师,“这个村也有娘娘庙?”
    他在县志资料里可是发现了,云河县里有个娘娘庙,占地几十亩,历朝历代重修,建国前毁于炮火,但遗址还在,被保护起来了。
    据说娘娘庙里,供奉的就是凤帝。
    而在辰国各地,有几种宗教的庙宇,也有几个朝代的皇庙,但凤帝是四千年前的人皇,年代太过久远,因此供奉凤帝的庙宇就极少见了。
    所以他才想要亲自去看上一看。
    “有的,有的,我们这里好些村子都有娘娘庙!不过比起来,还是我们的娘娘庙比他们的更古……”
    白教授一听就坐不住了。
    “走,咱们去看看!”
    娘娘庙就在村子的东边,也就是大户人家一套院子的规模。
    本来村子就穷,大概就更没有余力来修补这间小庙,正殿偏殿的房顶都塌了,里头的泥塑也倾倒在地,碎成了好几块。
    白教授抬起头,望了望小庙的房顶样式,叹了口气。
    “可惜了,看这个顶棚,是一千年前辰朝的样式啊!现在这种样式的庙,在辰国都少见啊!”
    他挥了挥手,示意让大伙分散开考察。
    江易也就顺势去了小庙的后院。
    其实他是有点想作弊来着。
    他空间里的凤凰羽毛和龙虫壳多的是啊!
    要是拿出几个来,埋在废墟里,再装做偶然发现的样子刨出来……
    作者有话说:
    第109章 八零年代(18)
    但是他东看西看, 也没找着什么特别合适的地方。
    直到看到一处半塌的砖墙,又看到附近几个探头探脑的小孩。
    小孩们还牵着自家的狗子。
    半堆村这都多少年了!
    哪来过什么有学问的人呢?
    更何还是来自首都,还是教大学的!还开着车!
    别说小孩了, 就是大人都忍不住出来看热闹。
    但接待江易他们的村干部都说了, 人家是来咱村庙里啥考察的,让闲人们别凑上去,弄得跟没见过世面一样的,丢他们村的人!
    所以看热闹归看热闹,大伙都在庙外头看, 没有进庙的。
    江易装做漫无目的地拾起一块残砖,看了看又放了回去,不过他放回去的时候,袖子里的龙虫壳就随势滑落,散落进了废砖碎石堆里。
    江易看了眼小朋友牵着的小黄狗,发现小黄狗没精打彩的, 像是下一秒就要睡着一样。
    江易在大业王朝的时候, 是养过狗子的,狗粮随时都带在身上。
    这会儿他就在随身空间里找着了几粒临期狗粮,也顺着衣衫撒进了石砾堆里。
    狗粮虽然临期了,但香味可没临期。
    正处在下风口的小黄狗刷地就坐直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